誤會1:漢服是被歷史所淘汰的服裝
之所以把這個誤會放到第一位,是因為我認為這個是真的很重要的,希望所有的華夏子女都能知道,在1644年中國明末清初時期,清朝統治者下令全國各民族,改剃滿族發型,改著滿族服飾的政策。這也就是著名的“剃發易服”事件??梢哉f漢服是被迫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但這并不代表它是因為不夠好而被淘汰。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現在如此努力的想復興漢服的原因。
誤會2:古裝劇里的衣服是漢服
這個應該是誤會Top!幾乎我在提到漢服的時候,不了解的都會問我,是xx古裝劇里的xx穿的那種衣服嗎!我想說!完全錯誤!雖然很遺憾,但是目前的古裝劇來看,沒有一部的服裝是按照漢服的正確形制來的,所以這也同時給大眾創造了漢服都是很浮夸,很不日常的一種服裝。
誤會3:漢服并不日常
其實這個不算一種誤會,而是算一種偏見。就像我們現在的服裝,如果你穿一件Dior高定出街的話你覺得會日常嗎?漢服也是同理,漢服也分為禮服和便服。在一些很重要的場合比如成人禮、祭祀等我們就會穿禮服,這時候的服裝就會華麗、復雜一些,自然也就不會日常。但是在平常的一些場合里,我們都會穿便服,比如說衫+交輸裙;衫+褙子+百迭裙等等,都是十分日常的。而且想一想,古人會這么傻天天穿一些完全不方便的衣服去勞作、生活嗎?
誤會4:漢服是漢代的服裝
這個問題是很多人都喜歡問我的問題。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漢服。漢服指的是“漢民族的傳統服飾”,所以就可以知道漢服其實是它的縮寫。第二,漢服的服裝里包括的漢代的服裝,但漢服并不是只有漢代這一時期的服裝。就像我們做數學題的命題和逆命題,漢代的服裝是漢服,這個命題是對的,但如果說漢服是漢代的服裝,這個理解就是錯的啦。
誤會5:漢服是和服/韓服
這個誤會經常發生在我穿漢服上街的時候,就會有人問:“這是韓服/和服嗎?”。這讓我忍不住遺憾,我們的國人似乎對韓服和和服的了解更深于漢服,所以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很認真的回答他們,不是。雖然我自己本身是認為漢服和其它兩種服裝的區別很大,完全不會被混淆,但這里還是給大家說一下簡單的區分方法。韓服的裙子相比于漢服會更蓬一些;和服的下擺是一條直線下來的,而漢服下擺比較寬。漢服袖子長,和服袖子短,一般只到手腕。這些都是一些基本形制的區分。
誤會6:穿漢服是想當古人、回古代
嗯...雖然這個誤會有點無厘頭,但卻是有人喜歡這樣說,哪怕他們是在開玩笑,我的心里依然會有些不太舒服。請大家知道,漢服是中華民族的國粹之一,我們喜歡漢服,是因為我們熱愛我們的國家,熱愛這一個極其珍貴的服飾文化,并想把它傳承下去。這份執著,無關于“想當古人”,只是想讓漢服被更多人重新了解而已。
誤會7:漢服歷時多年,已經有完善的體系
這個應該算是誤解,包括我在入坑之前都會覺得漢服已經是有一個完善的框架,學習起來會很簡單。但事實上直到如今,我們依然處于摸索的階段。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剃發易服”,另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歷史過于悠久,而前人留下的文物等并不豐富,所以目前漢服的體系依然并不確定。如果你想真正的了解漢服,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積極去探索的心,否則你會非常的迷茫。同時,謝謝那些一直為漢服復興所努力的同袍們,只有真正去接觸了,才會發現她們的不容易。
誤會8:很少人喜愛漢服
有時候給別人安利漢服的時候,就會有人說:“哇,你真的好特殊哦,竟然喜歡漢服,我看很少人喜歡的”。但事實上,熱愛漢服的同袍們真的很多,這也不是什么特殊的事情。雖然至今漢服依然不普遍,但請不要用“很少人喜歡”來定義它。
誤會9:漢服只是一件衣服
當朋友看到我在讀一些很厚的書籍或者出土文物的報道時,他們會很不理解的問我:漢服不就是一件衣服嗎,干嘛要這么認真去了解。確實,漢服可以只是一件普通的服裝。但它也可以是一個告訴我們歷史的一件衣服。從一件衣服,你可以看到當時的文化、歷史、社會背景等等。這也是為什么漢服這么令人著迷的地方。
誤會10:漢服跟不上時代的潮流
其實我個人覺得,漢服就是漢服,沒有必要和其他當代的服飾所比較,也沒有必要去為了跟上潮流而去丟掉形制,一昧追求設計。但是,在形制正確的情況下,漢服也可以很潮流,可以和現代的服裝混搭,也可以在設計上添加一些現代的元素,我認為都是漢服的一種創新。但是要注意,這些都是在形制正確的基礎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