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漢服,不過賣的不是漢服,而是一件件名為“china”的瓷器,她在用漢服和瓷器傳遞著中國的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讓她自己走出了一條文創之路。
李雅婷,福建人,90后,漢服達人,也是陶瓷設計師,2009年到景德鎮讀大學,畢業后兼職做過陶瓷銷售,還擺過地攤賣定制陶瓷,算是一名資深的瓷器愛好者。不過,把瓷器和漢服結合起來的想法,還是緣于她“淘寶主播”的機緣。
李雅婷此前曾在杭州工作過一年,環境和待遇都還不錯。直到2018年的一天,閨蜜告訴她,直播賣陶瓷現在在景德鎮很流行,自己靠淘寶直播賣瓷器一個月賺了三萬元,讓她也到景德鎮試試。
作為瓷器之都,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海內外陶藝家、青年學生和“創客”到景德鎮尋夢創業,很多是從擺攤賣自己的作品開始的,雖然能做自己喜歡的事,但收入不高,也很辛苦。在這個過程中,她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漢服愛好者對瓷器也有很大的興趣。
李雅婷覺得,到景德鎮做直播賣陶瓷,其實面臨很大的競爭壓力,于是,她想到了將自己的愛好——漢服結合到直播當中應該能吸引更多的買家。
漢服不僅僅是雅婷的愛好,也是她日常的穿著,于是她決定把穿漢服直播當作她的特色。她給自己的直播間起名叫“半節觀音”,名字很國風。瓷器背后有很深的文化底蘊,每一次直播,雅婷都得準備許多歷史典故和文學常識。在直播之前,她還會根據不同樣式的瓷器,搭配不同的漢服樣式、發型和妝面。
李雅婷告訴記者,她剛做主播就趕上了淘寶“雙12”,每天晚上要中斷地做6個小時的直播。有時候需要說寫并用,比如,有一次直播賣十二花神杯,就需要一邊說一邊給網友備注制作工藝。
為什么選擇了漢服和瓷器結合做直播?李雅婷覺得,瓷器這門古老的技藝,急需一種更互聯網化的表達方式。比如,此前她在做現代宮廷仿古瓷的直播時,由于講解太得專業,很多網友聽不懂,所以她會去一些瓷器研究所直播制作技藝給網友看。
她還發現,只有滿足年輕消費者的需求和喜好,瓷器文化才有可能傳播得更廣。盡管每一次直播結束都要到凌晨,但淘寶直播的興起,讓陶藝師除了擺地攤外,還可以在更大的平臺上直播自己制作瓷器的過程,和售賣自己的作品。
記者從阿里巴巴了解到,據不完全統計,到2018年,已經有十余家專業機構在景德鎮發展產業帶直播,而一家機構平均有50個左右的專職主播,他們除了售賣常規的餐具瓷器,工藝瓷器外,還針對互聯網年輕人群做定制化瓷器的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