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文化……” 聽到這樣的祭文不要驚訝,這是馬來西亞年輕人在以華人祭拜祖先最隆重的禮節。這批極力推廣漢服運動的年輕人讓馬來西亞的漢服運動從幕后走向熒屏,改變馬來西亞華人社會對漢服及華夏禮儀長期以來的觀念。
“我馬來西亞華人,源自何處?神州故土。我馬來西亞華人,來歸斯土,所攜者何?祖先牌位。所用者何?華夏文化……”
馬來西亞年輕華人正在推廣穿漢服運動,以讓華人了解華夏文化的原貌。他們將漢服與生活結合,并將進一步向社會推廣成人禮、祭禮、射禮、年節禮等中華傳統禮儀。這讓馬來西亞華人多了一個了解華夏文化原貌的機會,推動該國華人回歸根本。他們提出這項理念主要是“緬懷先圣的努力,同時鼓勵馬來西亞華人以更大的勇氣來讓華夏文明放射出更燦爛的光輝”。
這批極力推廣漢服運動的年輕人讓馬來西亞的漢服運動從幕后走向熒屏,改變馬來西亞華人社會對漢服及華夏禮儀長期以來的觀念。正如活動發起人江志發所說,許多人把目前流行的旗袍和長袍馬褂當作是華人服裝,那是不對的,因那是滿族的服裝,華人的真正傳統服裝是由黃帝“垂裳而天下治”就開始定型的。
“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中國自古就有“衣冠上國”之稱譽,正因為漢服有如此重要的文化含義,所以古時中國才會把自己的衣服作為自己的名字“華夏”,可見漢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和分量是獨一無二的。在外來服飾走進國門的同時,漢服也開始走向世界,海外華人感受著中國傳統文化與異國文化的璀璨碰撞之美。
2010年,由多倫多漢服復興會主辦的“漢服復興圖片展”分別在錦繡中華廣場及萬錦廣場舉行。目的在于使華人社群正確了解漢民族的傳統民族服裝“漢服”,讓更多華裔市民接觸了解漢服文化。多倫多漢服復興會舉辦的漢服漢禮展﹐在多市中區唐人街文華中心舉辦﹐以加深多倫多華裔社區能正確了解漢民族的傳統民族服裝。
非常有趣的是,在馬來西亞參與漢服的運動者絕大部分是年輕人,而向來重視傳統文化的年長者卻不見蹤影。漢服運動參與者許欣欣認為,那是因為年輕人比較敢嘗試新的事物,不會畏懼社會異樣的眼光。她表示,她的父母雖然沒有參與漢服運動,不過卻鼓勵她參與。
博大精深、體系完備、悠久美麗的漢服,是中國文化不可多得的一大財富,是非常值得每一個中華兒女引以為自豪的。漢服運動也是華人尋根運動的體現之一。回歸傳統,重穿民族傳統服裝,展現華人的從容自信,重建華人的禮儀系統,這對找回失落已久的中華文化精神,促進華人的文化認同和民族認同意義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