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象中的宋朝皇后,會是什么樣子呢?端莊、雍容、國色天香?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呃,還是看圖吧:
看到宋仁宗皇后的尊容,是不是感覺內心深處有什么東西“嘩啦”一下碎了呢?畫面上的三個女子,中間端坐的是皇后,兩邊身形矮小的是兩位宮女,一個捧著長巾,一個捧著渣斗。
畫中的宮女看起來明顯比皇后小一圈,并不是因為她們營養不良或者天生嬌小,而是宋代肖像畫的慣例“主大從小”。作為畫面中絕對的主人,皇后自然要畫得大一些,顯得氣勢威嚴。而宮女嘛,小一些就可以啦,反正你總是要服從皇后的。
照理說,皇宮是美女如云的地方,可這皇后和宮女,實在是不符合現代人對女性的審美啊……退一步說,即使皇后和宮女是古人,生活的年代距離現在將近1000年了,長相這東西我們不好苛求,但她們至少應該把臉弄干凈吧?臉上那幾塊白,是什么意思?
不要著急,今天我們就借著這幅宋朝皇后的畫像,來好好地體會一下北宋的時尚妝容和潮流服飾。(服飾史研究一向是爭議頗多的領域,本文采用的是李芽《漫話中國妝容》,黃能馥、陳娟娟《服飾中華——中華服飾七千年》兩書中的看法,特此說明。)
先從頭開始說。畫面上皇后和侍女頭上戴的東西,可以統稱為冠,是宋代流行的頭飾。皇后所戴的冠,名為九龍冠,上面鏤空雕刻了龍鳳,鑲嵌著許多珍珠、寶石。
冠子兩邊略微翹起、像兩片翅膀一樣的東西,也有一個專用的稱呼,名叫博鬢。
兩位宮女戴的冠子,上面綴滿花朵。這種冠被稱為花冠。仔細看還會發現,花冠上的花朵似乎不止一種。實際上,這也是北宋汴京城里的時尚。當時的女性,從衣服鞋襪到首飾,都喜歡“皆備四時”:把春桃、夏荷、秋菊、冬梅等四季花朵圖案并在一起,稱為“一年景”。宮女戴的“一年景”花冠,上面的花是絹花。
最引人注目的,大概就是三位女性的臉了。每個人的臉上,或多或少都貼了一些白色的圓片片。這種東西名叫面靨(音業)。靨是酒窩的意思,所以最開始,面靨只是在臉頰的酒窩處點上一個紅點。后來才發展出多種形狀、多種位置。
為了與“宮里人”的尊貴身份相配,宋仁宗皇后像上皇后和宮女的面靨均為珍珠制成,貼在額頭、臉頰上。北宋朝其他幾位皇后,從畫像來看,也是貼面靨的。
宋徽宗皇后畫像,貼了不少面靨
再回到宋仁宗皇后像上。皇后與宮女的臉上除了面靨,似乎還有別的地方涂了白色。這是一種特殊的妝容,是改良版的“三白妝”——三白妝,顧名思義,是將額頭、鼻子、下巴這三處用白粉涂成白色,效果有點類似于今天化妝里的高光。
妝容都這么講究了,穿的衣服能不講究嗎?皇后所穿的衣服名為翟衣,是古代中國、朝鮮后妃命婦的最高禮服,因衣服上繡有翟鳥花紋而得名。皇后的衣服自然要更華麗一些,因此在領口綴上了一圈珍珠。
翟衣復原圖,圖自黃能馥、陳娟娟《服飾中華——中華服飾七千年》
為了彰顯皇后的身份,宋仁宗皇后所穿的翟衣,還在領子、衣襟、袖口、下擺等位置都鑲了一圈云龍紋。
總之,這一幅皇后像,為宋代的服飾史、服飾制度研究提供了非常可靠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