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譽為“中國淘寶第一村”的曹縣大集鄉丁樓行政村,有一位名叫李燕的年輕姑娘,她出生于1996年,初中文化水平,在“網售”競爭激烈的2015年殺入“戰局”,憑借著獨特的原創風格闖出了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讓中國人甚至是外國人把‘中國風’ 穿出家門,成為日常服飾的一種,成為一種新的時尚,是我的夢想。因為喜歡,所以入了行;因為堅持原創,所以總是被模仿;因為心中有夢,所以前方的路很廣。”李燕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自幼懂事,因家貧初中后選擇退學
談到沒有進軍 “網售”這一行業前的生活,李燕滿眼辛酸,“以前在我們村,我家算是比較貧窮的,爸爸外出打工,媽媽在家務農,我和相差6歲的弟弟在家上學,家中基本上沒有什么經濟來源,用句農村人的話說就是‘一年很少能見到肉腥’,在我上初中后,家里的壓力更大,無奈之下我自主選擇了退學。”在李燕講到此處時,記者注意到,此時正在旁邊掃地的李燕的母親陡然停下了手中的活計,背過身偷偷抹起了眼淚。“這孩子打小就特別懂事,從不亂要東西,也從不瞎跑瘋玩,一有時間就幫著家里做家務、做農活,有些時候懂事得都讓我和他爸心疼。”李燕母親偷偷告訴記者。
初中畢業后,李燕經人介紹來到順豐速運菏澤分公司工作,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對電子商務有了初步的了解。隨著丁樓村“淘寶村”的興起,李燕也萌生了去做電商的想法,但考慮到日益競爭白熱化的市場氛圍,李燕一時間也有點“打怯”。
“有一次我和做電商的姑姑聊天,發現漢服市場存在著很大的缺口,尤其是有別于演出服,漢服的大眾化、日常普及化正在悄悄發生著改變。”李燕說,經過長時間的調查了解,她漸漸喜歡上了中國傳統文化,喜歡上了帶有“古韻今風”的漢服服飾,而讓漢服成為日常衣著、成為新的時尚這一夢想也在李燕心中漸漸成型,且扎根越來越深。“國家提倡、市民反映強烈,尤其是年輕人也在熱捧,我感覺這是一個難得的商機,就辭了工作一頭扎進自己的‘大計’中。”李燕說。
原創加專利,夢想讓漢服走向世界
“從一開始,我就沒想過通過銷售網上泛濫成災的漢服去走市場,而是要打造屬于自己的漢服版式、風格。”李燕說,為了更好的展開自己的“大計”,2015年,她在天華電商產業園報名參加了美工和運營兩項專業培訓,又注冊了自己的公司和商標。“要設計自己的漢服,美工和知識產權保護必不可少。我先和有設計經驗的表哥合作設計出了第一款漢服,并申請了外觀設計專利,這款漢服一推入市場就受到了漢服愛好者的推崇,銷量也在穩步增加,這也給了我很大的動力。”李燕說,在和客戶溝通時,她會刻意多和他們探討一些中華傳統文化、漢服版式風向等,通過大量積累,漸漸準確掌握了漢服文化氛圍的定位和走向。
隨著生意越做越大,李燕深感漢服的魅力和市場前景的可觀,此后她又獨立設計出了多款不同風格的漢服,市場反響也非常好,“去年的銷售額達到了100多萬元,今年上半達到了80多萬元,這在以前是我完全不敢想象的,還是政府政策好,讓我家實現了脫貧致富。”李燕說。
生意漸漸走上正軌后,李燕隨即將四家網店的運營外包給專業公司,而自己卻利用更多的時間,圓她的漢服設計夢。如今,經李燕親自設計的漢服,外觀專利已申請三個,版權也已申請了一個,兩個正在申請中。她希望有一天,自己設計的漢服不僅能走向全國,還能走出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