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應無錫黿頭渚中犢山醉樂堂主邀請,參加堂主本期舉辦的《紅樓》讀書會,我總結了一些87版《紅樓》中黛玉的服飾細節(jié)與人物性格的交映之美,與大家一起分享。
87版中陳曉旭扮演的黛玉的服裝多為青色系,偶有鵝黃色、粉紫色系,僅有兩件大紅色,但也是白底紅花;服裝繡花以梅花、蘭花、竹為主,襯托她孤傲清雅高潔的品質。下面一起看看黛玉在劇中所穿的服飾:
天藍綠萼梅刺繡交領背心, 月白圓領中衣,繡梅花宮絳 ,白色長裙
梅蘭竹菊:梅花、蘭花、竹、菊花。被人稱為"四君子"。品質分別是:傲、幽、堅、淡。 梅、蘭、竹、菊成為中國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詠物詩和文人畫中最常見的題材,正是根源于對這種審美人格境界的神往,也是詠物詩文和藝人字畫中常見的題材,號稱花中四君子。四君子并非浪得虛名,它們各有特色 :
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為高潔志士;
蘭:空谷幽放,孤芳自賞,香雅怡情,是為世上賢達;
竹:篩風弄月,瀟灑一生,清雅澹泊,是為謙謙君子;
菊:凌霜飄逸,特立獨行,不趨炎勢,是為世外隱士。
陳曉旭版的林黛玉,是無可超越無可取代的。她那種似霧一般的清麗縹緲氣質,那種柔弱嬌媚但又不瘦骨嶙峋的姿態(tài),那種含蓄委婉清澈風流的氣韻,超越了我們今天膚淺庸俗鬧哄哄白花花的審美,她是真正內外兼修的美。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瀟湘妃子,即紅樓夢中林黛玉的號。 西漢劉向《列女傳》有:有“虞二妃者,帝堯之二女也。長娥皇,次女英……娥皇為后,女英為妃……死于蒼梧,號曰重華。二妃死于江湘之間,俗謂之湘君……”從列女傳可得知,所云瀟湘妃子為娥皇、女英。曹雪芹為黛玉起這個名號,大概與娥皇女英的故事有關,以淚灑斑竹的娥皇女英象征黛玉的悲慘命運。
眼空蓄淚淚空垂, 暗灑閑拋更向誰。
尺幅鮫綃勞惠贈, 為君那得不傷悲。
拋珠滾玉只偷潸, 鎮(zhèn)日無心鎮(zhèn)日閑。
枕上袖邊難拂拭, 任他點點與斑斑。
彩線難收面上珠, 湘江舊跡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 不識香痕漬也無。
人物服裝小常識
褙子:明代婦女的服裝,主要有衫、襖、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等。衣服的基本樣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都為右衽,恢復了漢族的習俗。其中霞帔、褙子、比甲為對襟,左右兩側開衩。成年婦女的服飾,隨隨各人的家境及身份的變化,有各種不同形制,普通婦女服飾比較樸實,主要有襦裙、褙子、襖衫、云肩及袍服等。
馬面裙:又名“馬面褶裙”,裙類名稱,前后共有四個裙門,兩兩重合,側面打裥,中間裙門重合而成的光面,俗稱“馬面”。馬面裙始于明朝(可能可以追溯更早),延續(xù)至民國,是我國傳統(tǒng)裙裝中很重要的一種。按照西式裙類的名稱,這種式樣造型的女裙,稱“間隔裥裙”。
宮絳:ɡōnɡtāo,古人腰間懸掛飾物的一種象布條似的東西,用來系玉佩、金飾等物。或宮中特制或仿照宮樣所制的絲帶。語出:清孔尚任《桃花扇·入道》:“列仙曹,叩請烈皇下碧宵,捨煤山古樹,解卻宮絳。”<紅樓夢>第四九回:“﹝湘云﹞腰里緊緊束著一條蝴蝶結子長穗五色宮絳。”
作者介紹:
李煙,湖南長沙人,定居無錫。服裝設計師,網絡作者,潛心寫文字,認真設計美麗旗袍,喜歡旗袍的朋友請加微信號:liyan746219,希望更多朋友喜歡這種有文化的衣服。真正很棒的女人一定會懂得內外兼修,而內里的素養(yǎng)展現出來才是最美的姿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