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鬢輕挽,裙裾飄飛。初夏的新鄉學院,在來來往往的同學中,身著 輕盈而過的大四女生范瓊慧很是顯眼。4年來,同學們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穿著不同款式漢服的范瓊慧,漢服文化已經融入到她生活的點點滴滴(如圖)。
“唐制的高腰襦裙、宋制的褙子、明制的衫裙……” 5月18日,說起漢服,清秀、端莊、自信的范瓊慧如數家珍地向記者介紹著漢服的細節。交領、右衽、系帶、束發,在她的眼里,上述一套繁瑣的穿衣程序竟然是那么美。
早些年,范瓊慧在同學口中聽說南方有個女生天天穿“古裝”在小湖邊拍照的時候,還不以為然??烧l成想,上大學后,她竟然也毫不猶豫地穿上傳聞中的那件“古裝”,成為了“那樣的人”。
“經歷過一件漢服也沒有的窘境,也經歷過第一批漢服到手的喜悅。”范瓊慧說,自己的漢服就有十幾套。 由于還是學生,沒有收入來源,價格不菲的漢服對范瓊慧來講,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對此,范瓊慧利用課余時間學制漢服,通過網上查閱資料以及自己的喜好確定衣裙的款式,嘗試裁剪。
校園里,像范瓊慧一樣對漢服癡迷的學生,有一二十人,大家穿著漢服一起上課、學習,不僅讓傳統文化煥發“青春”,也讓更多人了解、弘揚傳統文化。對此,他們還專門成立了“桃之夭夭”漢服社,漢服社成員有100余名,大家常聚在一起,體會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