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補服突然就成了爆款,市面上花花綠綠的補服良莠不齊,看得人眼花繚亂,很多商家愛跟風,功課沒做好,一不小心就是錯誤形制。
那到底什么是補服呢?市面上哪些才是真補服呢?怎么選補服呢?
本期給大家帶來一個關于補服的全面科普,買爆款之前先看看這篇,避免踩雷。
一、補服是什么
補服,指在衣服前胸和后背綴有花紋圖案的衣服。前后的花紋圖案即補子,又叫胸背。補服是明清時期官員和命婦的官服,屬于常服一類,一般用于官員平時上班辦公,補服元代已出現,正式形成與明朝,清朝也很流行。
補服的作用是用來區別官級等級,通常只有官員能用,命婦補服品級從夫,平民百姓結婚時可穿戴八品官服、鳳冠霞帔。
二、補子的內容與形狀
補子的內容根據官員的等級有嚴格區分(現代人隨意)。各朝代每個時期圖案都有細微差別。文官為飛禽,武官為走獸。不同官級圖案均不同。
補子一般是圓形和方形。打補子的工藝可以是直接在衣服上織金、妝花、刺繡、緙絲,也可以是分開后期縫上去的。
由文物可見,在明制服裝中,如果衣服是大襟,前后圖案通常一樣,如果衣服是對襟,胸前圖案是左右對稱形態的兩個圖案,背后圖案可以只有胸前的一個圖案,可不用左右對稱,前后圖會有差異,但一定與胸前圖案相呼應。
特別提示:補子必須是前胸和后背都有。
這種對襟但卻將圖案分割使圖案不完整的做法應當是錯誤的
三、哪些衣服上可以打補子
可以打補子的一般是明制。明制已知可打補子的款式有:
①立領對襟
圖源微博“瞳色的你”
②方領對襟(方領對襟琵琶袖補服存疑,文物殘缺,無法判斷袖型,故存疑)
圖源微博“晚棠不見曉”
③圓領大襟
④直領大襟(交領)
圖源微博“漢服文獻咨詢”
⑤豎領大襟
圖源微博“洛梅笙”
補服衣長長短比較靈活,長短均可,明早期衣長較短,后期慢慢變長。
四、常見誤區
誤區一:補服等于夾衣。
糾正::補服≠夾衣
夾衣,相當于襖子,有里有面的雙層衣服。(洛梅笙認為夾衣指的是穿衣層次中在中間的衣服。)
按照第一種說法,不是夾衣只有補服,只要是雙層的上衣都可稱為夾衣,也不是所有夾衣都叫補服。(有些商家做的補服是單層的。)
誤區二:胸前有圖案就叫補服
糾正:補服必須是前后都有圖案。如果只有胸前有圖案,還是當做胸前有繡花的普通上衣,最好不要打上“補服”的標簽。
五、如何挑選補服
版型:版型多看看文物。(球球你們不要再買只有設計圖的衣服了?。┟撾x版型買衣服等于耍流氓。版型怎么看可以翻閱往期專欄。
繡花:現在商家什么都繡,但繡工參差不齊,不要看到有繡花就買,有些繡工差設計差的放到胸前很掉價。刺繡重點要看繡花針腳的精細程度,圖案是否飽滿,繡花布料是否平整。
繡花不平整反面教材
爆款補服安利和拔草在下期。
我不是科普的創造者,我只是資料的搬運工。如有錯誤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