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服飾里面,袍子是一種主流的服飾,男性大部分都喜歡穿袍子,那么袍子也分為不同的種類,比如根據領口,
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款式。圓領袍圓領窄袖,穿起來倒是非常方便,古代男子的衣服常常是有些復雜,行動的時候多有不便,圓領袍的出現,也是胡漢交融的一種產物,從趙武靈王時期開始,北方的政權就開始借鑒胡人的一些服飾,后來南北朝時期,眾多的外族入侵,服飾發生大的變化,圓領袍也因此出現。
這種袍子左右襟交疊在胸前,衣領裁剪為圓形,內覆硬襯,領口釘有紐扣。穿起來不僅相對方便一些,而且還有著不錯的擋風能力,圓領袍與早期的漢服有著一些不同,它本身也是借鑒胡服的一種新產品,那么它在古代的服裝里面有怎樣的地位呢?
首先,圓領袍在古代服飾里面是屬于最頂級的一檔,甚至可以代表古代的男裝,因為圓領袍從南北朝時期開始,就屬于是國內正裝,在宋代,朝廷正式確定圓領袍為官員正裝,之后的元明也一直沿用下來。
它從南北朝時期開始興起,在隋唐達到了一個巔峰期,這也是有著歷史因素的,北朝與隋唐這些政權的皇室們,都有著胡人的血統,因此他們在衣著和習慣上都與胡人有著相似的地方,傳統的漢服肯定不會被他們徹底接受的,必然是要進行改良后,像圓領袍這樣的,方便騎馬打獵,日常的行動也非常方便。
要穿別的漢服,那可就真的太麻煩了。不過當時大部分都是貴族們才會穿,甚至是皇帝都會有圓領袍制式的常服,可見它在國內有著多么崇高的地位,后來圓領袍也被放開了使用,唐代本身風氣開放,對于百姓的衣著束縛沒有那么嚴格,因此民間男子也非常喜歡穿圓領袍。它開始影響到人們的正裝與常服,成功就在漢服體系里面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之后唐朝滅亡,大部分的唐朝文化就此中斷,很多唐風的服飾也因此被改變。圓領袍被繼承下來,但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比如原本窄袖被改為大袖,宋明時期對圓領袍進行了不少的改良,還增加了一些用來區分官階的標志。這也奠定了圓領袍的地位,它真正成為了正裝的代表。漸漸與官服融合,我們看到很多宋明的壁畫,其中官服的樣式大部分都是圓領袍,可見它在當時有多么受重視,相對來說,民間就不像唐朝那樣熱衷圓領袍了,這倒不是這種衣服不合適,而是它的地位被改變。
宋明時期的等級制度開始越來越森嚴,官員與普通的民眾之間的差距不斷被拉大,這些當官的,自然是不愿意讓自己穿得和一般老百姓一樣,他們肯定是想要穿一些更好的服飾,因此圓領袍一般的民眾可是穿不起的。
到現在,人們嘗試穿漢服的時候,仍然會吐槽一些漢服有些繁瑣,穿起來實在是太麻煩了,可穿圓領袍就好受一些,沒有那么復雜。為何圓領袍能得到歷代政府和人們的重視呢?我認為主要因素是圓領袍本身的實用性,它被用作正裝,一般是需要體現威嚴,圓領袍改良之后,穿起來就顯得大氣威嚴,像明朝還增加了補,上面增加一些圖案,就更加顯出這些官員們的威嚴。圓領袍本身也可以增加一些圖案,體現主人的身份,畢竟它還有龍袍的款式。
有這個特點,它就具備了用作正裝的資本,還有一點,圓領袍一開始是起源于軍服。早期的外族們馬上作戰,需要動作敏捷,因此這些胡人的服飾,穿起來是非常輕便,易于作戰。在戰斗的過程中就能幫助戰士發揮出更好的效果,因此趙武靈王這些人不斷引進胡服,就是為了增加戰斗力,可他們不僅僅是把軍服這么改了,還把朝中的官服也這么改了,比如趙武靈王他自己就穿胡服,還要求全國的官員們都這么穿。他這么做是有著自己的政治目的,但也說明官員們穿胡服之后,效果要比之前的漢服更好一些。
起源于軍服,自然就非常簡潔輕便,后來不斷經過改良,圓領袍也就更加符合漢人的要求。結合多種民族的特點,圓領袍在各個階層都受到了歡迎,那么對于官員們來說,傳統的漢服確實是非常繁瑣,別說是日常上朝,就是他們辦公穿著這種衣服也是有些累的,脫起來也不方便,穿圓領袍就解決了很多問題。
當然,時間長了大家就形成了一種習慣,因為從隋唐時期開始,皇族與很多的官員就推崇圓領袍,一旦皇帝都這么喜歡,那么底下就會多了一批跟風的人,皇室引領潮流的效果是非常明顯的,這也推動了圓領袍的發展,唐代的大部分制度都被宋朝延續了下來,因此圓領袍在宋代繼續得到重用,并且成為了正裝。
這是由于經歷五代十國的長期亂戰,宋朝最初的資本確實是不好,他們沒有能力重新打造一套政治體系,就只能是按著唐朝的路子來走,社會也受到重創,想發展就必須要借鑒唐朝。好的方面當然會被他們傳承下來,圓領袍就這樣幸運得到了后來政權的青睞。
除了歷代的王朝重視圓領袍外,民間的很多大族也非常重視這種服飾,比如我們常常會聽說一類叫做員外的人,這些人都是有身份地位,也有著很多財富的地方豪強,他們的服飾也會受到圓領袍的影響,人們外出辦事,或者是從事一些別的工作,穿圓領袍都是要更方便一些,能得到各個階層的擁護,說明圓領袍的特點確實是其他服飾無法比的,既簡便輕捷,還能做出不同的圖案款式,不用擔心美觀的問題,這樣的服飾大家當然會喜歡了。
圓領袍崇高的地位還有一個證據可以證明,那就是東亞其他國家的傳統服飾,唐朝對外的文化輸出是非常厲害的,中國古代在東亞一直是處于主導的作用,在唐朝時期,日本,朝鮮這些國家都不斷來唐朝取經學習,將唐朝的不少文化都帶了過去。其中唐朝的標志服飾圓領袍,自然就被帶了過去,日本就全面學習唐朝,也開始以圓領袍為主,他們現在的傳統服飾里面,還有相當一部分是有著圓領袍的影子。一開始他們就是直接沿用圓領袍,只是后來自己也覺得有些抄襲,就想了辦法改良增加了自己的一些風格。
朝鮮也學得非常多,他們的官服很多也是圓領袍,不過在一些具體的地方有了不少的改變。增加了一些屬于他們自己民族的因素,顯然,圓領袍在各國都有著很大的影響,他們民族的傳統服飾里面有不少都是以圓領袍為基礎打造出來的,因此,圓領袍絕對是華夏民族的代表服飾。
其實現在我們看到很多的外國人都喜歡穿旗袍,這是由于清朝時期對于服飾的管控非常嚴格,原本的漢服在清朝就基本被禁止了,圓領袍這些東西也沒有辦法像之前那樣廣泛使用,旗袍就漸漸被大規模運用。但實際上,旗袍還真不能代表中國的傳統服飾,與圓領袍相比更是有著巨大的差距,只是由于流行的時間不同,因此圓領袍才沒有發揮出更大的作用,這也不得不說是非常可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