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開始,大街上忽然出現了一種復古而又新奇的服飾。它顯得如此寬大:那袖子又長又寬,長得幾乎伸手不見五指,寬得簡直能塞下一個人!那裙子長得能拖地,要是都穿這種衣服出門的話,環衛工阿姨可能都要失業!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種衣服還是挺好看的。如果要用一句成語來形容的話,就是“此衣只應天上有”!有的小伙伴可能想到了,老向說的便是
,即漢民族傳統服飾。并非單指漢朝的服飾,而是從黃帝時期到明朝末期這幾千年的漢族服飾。
與日本的和服、韓國的韓服一樣,都是民族文化的瑰寶。只是韓服與和服都師從漢服且仍在傳承,而漢服卻一直不被國人所認可。許多人將之視為奇裝異服,還有很多人會把漢服與和服、韓服混為一談。
漢服是一種文化,還是一種服飾?愛漢服就該愛它的靈魂,否則就是不誠懇?
我們都知道漢服是禮儀衣冠體系,是一種服飾也是一種禮儀文化,它本身的設計就蘊含了許多中華文化思想。比如中縫象征著正直,交領右衽是它最基本的特征,因為古人以右為尊。漢服的搭配、妝容也頗有講究,從發型到配飾都有一套嚴格的標準。最最重要的是,穿漢服應該注重禮儀,比如不要披頭散發。總的來說,漢服給人的印象是優雅、端莊而美好的。
可現實中漢服卻給人很大的反差感!有些人穿的漢服質感很差,一看就是粗制濫造。而有的人也比較不注意形象,頭發發油、裙擺滿是污泥,所以給人的印象并不太好;古代的女子溫文爾雅、舉止得體,而如今這些穿漢服的人很多是大大咧咧的,與大家心目中的漢家子女形象相差甚遠。
很多人穿漢服只是為了拍幾張照片或幾個短視頻朋友圈秀一下,事后或許就扔到垃圾桶里了。你問他們漢服背后的禮儀文化知識,他們可能也是一問三不知。因此很多人都在質疑:明明就是cosplay式作秀,不過是想體驗一下當古人的感覺,為何卻總是高舉弘揚民族文化的大旗?
老向有話說:
在古代漢服的服飾意義要大于文化意義,對于王公貴族、富貴人家來說,他們可以有更高的追求,無論是布料還是花紋。但是對于老百姓來說,漢服就是用來敝體、抗寒的衣服,能吃飽就不錯了,連染色都是奢求。
只是到了現在,漢服作為一種古老的服飾已被現代服飾所取代。它更多是作為一種文化意義而存在,就好像和服、韓服一樣,更多的是傳承。事實上,在日本、韓國大街上穿傳統服飾的人雖有,但也只是少數人。
漢服現在還說不上什么傳承,正處于復興階段。在這個過程中,有人對它感興趣、穿上它已經是難能可貴了,實在沒必要要求更多。而且別人穿什么衣服是個人自由,外人無權說三道四。因此老向認為,雖然有很多人只是喜歡漢服的顏值而已,但這也沒什么,因為它是件衣服。也有很多人把漢服當做一種文化精粹去弘揚,而這是值得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