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初這種款式的衣服的袖子是半截,褙子多見長袖長身。
【結構與歷史】
,是宋朝最常見的女子服飾之一。褙子最早在隋唐時期出現。最初這種款式的衣服的袖子是半截,而且衣身不長。一般樣式為對襟,腋下前后襟不縫合。
到了宋代,褙子多見長袖長身。領口形狀有直領對襟,斜領交襟,盤領交襟,最常見的是直領對襟。衣長不等,袖子可寬可窄。衣服兩側可開衩可不開衩。開衩可以從腰部開,或者依舊直接從腋下開。
褙子的下擺窄細,顯得整個身體都瘦弱,這與當時的審美一致。當時大眾以瘦小,弱不禁風為美。
【場合與搭配】
《家禮》:“女子笄,適房服背子。”然而女子可將褙子當做便服或者禮服來穿。
如今,褙子一般會搭配抹胸,下裙,或是宋褲穿著。另外宋制漢服具有很強的時裝搭配可能性,大膽的同袍可以搭配現代時裝穿著。
模特:Serena
模特:Summer
模特:君君;攝影:Hawley
參考資料:
馮盈之,余贈振,《古代中國服飾時尚100例》,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
藝術研究中心,《中國服飾鑒賞》,人民郵電出版社,2016
[宋]朱熹,《家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