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喜歡漢服的人越來越多,也不斷涌現新手小白,要怎樣避免失誤,買到心儀的漢服呢?小編總結當下市場普遍認可的基礎上做了一些總結,以供大家參考
對于長時間持續關注漢服協會的同袍們
小編是不會質疑你們選購漢服的眼光滴
畢竟在漢服十多年的發展且越發流行的大潮下
大家都能為自己挑選一套合適的漢服了
但隨著喜歡漢服的人越來越多,也不斷涌現新手小白
要怎樣避免失誤,買到心儀的漢服呢?
小編總結當下市場普遍認可的基礎上做了一些總結
以供大家參考
希望大家多多鼓勵、點贊,賜予小編能量吧
便裝
唐制圓領缺胯袍
窄袖、長短適中、腰束革帶,造型利落自如,深受男同袍的喜愛。其實本款男女皆可穿著噠~ 男子推薦內搭唐半臂,并將革帶系在低腰處,顯得儀態大方,氣質勁??;女子革帶系在腰間尤為率性、可人。
Ps:介紹下男同袍的標配內搭——唐半臂。唐半臂衣身面料多為錦,其襕常為異色并多用較柔軟的綾、絹,因而又稱“錦半臂”。整件衣物搭配在唐制圓領缺胯袍下,起到鮮明的墊肩作用,威武男子儀態,更顯得我華夏男兒魁梧健壯 o(≧ω≦)o
曳撒腰下的結構很是特別:后襟不斷,前作馬面,體側開衩并接外擺。其腰間的馬牙褶手法,一針一線純手工縫制,能夠極大的容納裙幅容量,不僅方便行動,更顯得男子英氣瀟灑、帥氣逼人有沒有~
袍服下,都應該有一身貼里噠~ 其裙身褶子能使袍身寬大的下擺略略外張,顯得端莊穩重。有同袍肯定要疑問,貼里跟曳撒好像啊,嘿嘿嘿(~ ̄▽ ̄)~關注我呀,小編下次同你說~
褡護可半袖可無袖,有漂亮的外擺,所以常常穿著在貼里之外,圓領、直身、道袍等之內,成套穿著,能夠很好的支撐起外身袍衫,也可以直接作為外套,搭配在道袍等之外。哎,聽起來很像是一件馬甲嘛 乀(ˉεˉ乀)
交領窄袖,衣身通常較短,下著褲裝,很是便利,絕對是大多數同袍人手一件的心頭好。小編記得緣漢漢服設計師做的一次著裝搭配:身著裋褐、棉麻褲,隨意披了件圍巾,真是暖和又時尚,帥帥噠~
男生穿裙子?是噠~ 襦裙一點都不nian,而是自稱一派的風度翩翩,英姿瀟灑。本款適合日常穿著,一旦遇到會客等禮儀性場合,再加披一身氅衣就解決啦。
正裝
氅衣
氅衣內著襦裙、直裰、道袍、直身……好多好多,實用與美觀兼具,是小編推薦指數五星的外搭必備。這身衣繡“一輪孤月,仙鶴獨飛”,描繪著林逋“梅妻鶴子”的文雅情懷……
比較之直身、道袍,直裰體側開衩,但不接擺,通身裁制,護領兼做裝飾,顯得輕便。小編再教男同袍一個小竅門,在腰間束以流蘇絳帶,能夠在視覺上拉長身材比例呢。
“擺”是明制漢服的顯著特征。道袍兩側內部就有深深的暗擺,通過暗藏的褶子化解寬松下擺,兼具實用與美觀的統一。Ps:此道非彼道,道袍本就是士庶之人的常服,并非道士所穿稱之為道袍噠。同理的還有道服。
下面這款很多同袍并不熟悉,其外形與明制 、道服、忠靜冠服等相似。其差異在,行衣領袖衣襟皆緣邊;體側開衩,便于騎馬出行喲;搭配簡易大帶即可……素雅行衣,儒雅有度,文質彬彬,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這樣一件自帶文人氣息的款式。
咳咳,首先,不是朱子深衣,是明制深衣,其形上下分裁,交領,寬袖,上衣四幅,下裳十二幅,上衣中縫與下裳中縫筆直相連。深衣被認為是圣賢法服,歷來倍受儒家推崇,明制深衣應搭配幅巾、大帶。Ps:大帶在前身打結,下垂部分才有緣邊,中間并沒有呢~ 小編推薦男同袍在冠禮、祭祀等場合使用深衣最佳。
簡潔文雅的款式,深受男同袍喜歡。本款黑紅搭配,顯得穩重大方,諸多禮儀場合都可用呢~
因其膝處接襕,故稱襕衫。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以前的學生服了,是不是顯得特別的文質彬彬,溫文爾雅。
禮服
明制祭服
顧名思義,這是祭祀場合適用的服飾,其遵循古制,依舊保留了上衣下裳的裁制。本款研習的是明制文武官所用祭服:廣袖青衣,兩片式赤裙,皆皁緣,完整搭配有梁冠、蔽膝、大帶、革帶、佩、綬、環、襪、履……真真氣宇軒昂。
Ps:我衣冠大國,必須好好秀秀咱典雅精致端莊美麗大方得體的梁冠~ 本款研習的是明制五梁冠作品,繡花紋樣參考孔府舊藏梁冠。
圓領袍是明代文武官的常服,因在吉禮時都穿大紅圓領袍,稱為“吉服”。世人可于婚禮時假官服,中單、貼里、道袍、褡護、圓領袍,再配上烏紗帽、革帶、牙牌、襪靴,完整疊穿,絕對是一位儀態穩健,氣質大方的“新郎官兒”~≧▽≦y~
Ps:常有同袍問穿漢服里面要穿什么呢?就是剛剛提到的中單了,特別是穿戴禮服時,內搭利器,不可不備(男女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