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用古箏彈奏了一曲又一曲動人樂章,古箏的空靈取代了原有的磅礴。
最近一名中國妹子火了。
她身穿一襲紅色長衫,頭戴古釵,在異國他鄉的街頭,用古箏彈奏了一曲又一曲動人樂章,引得許多法國民眾駐足觀賞。
一首《青城山下白素貞》,空靈唯美,完美詮釋了該曲的韻味,褪去了囂雜喧嘩,宛如清朗流水,情意綿綿,優雅柔美,愉悅清爽。
波多爾的街頭,一曲《我和我的祖國》,讓不少駐足的華人淚流滿面。
古箏的空靈取代了原有的磅礴,卻多了一分漂泊游子對祖國的思念。
這位仙氣飄飄的姑娘名叫彭靜旋,網友都喜歡叫她“彭彭”,現在是法國波爾多第三大學音樂學院的研究生。
彭靜旋不僅古箏彈得好,長相也十分甜美。
在法國街頭彈奏古箏的視頻,讓她在抖音收獲了273萬粉絲,點贊量更是高達2800萬。前不久還受邀參加了抖音美好奇妙夜。
她身穿漢服,端坐在古箏旁,纖細的手指撥動著琴弦,一曲《刀劍如夢》便行云流水般流淌出來,連著名鋼琴藝術家郎朗都對她的表演贊不絕口。
精湛的琴技離不開多年的練習,95年出生的靜旋,今年只有24歲,古箏卻已經陪她度過了18個春秋。
自幼時起,彭靜旋就非常喜歡音樂,6歲那年,《還珠格格》正熱播,小女孩被紫薇彈古箏的場景打動,恰好家里的長輩希望她以后能夠修讀藝術,于是便給小靜旋買了古箏,帶她上課。
夢想著成為一名音樂家,彭靜旋每周末都會上古箏課,除了古箏,她還學習舞蹈、聲樂, 培養氣質。
高考時靜旋不負眾望,考入了武漢音樂學院,在音樂方面接受了更加專業的學習,經常參加各種比賽和演出。
越是學習,越能發現自己的渺小,大學畢業后,即使水平在同齡人中已是佼佼者,彭靜旋還是對自己的演奏水平不滿意。
“我只是會彈古箏,但自己的知識儲備還太過單薄。”
彭靜旋想學習更多的技巧,擴大知識面,以此提升自己的能力,于是她只身來到法國,開啟了新的旅程。
初到法國,她發現外國人對中國樂器的了解少之又少,當自己拿出古箏時,不少同學都投來了好奇的目光。
這時的她多少有點失落,在中國,古箏并不稀奇,而到了法國,卻成了無人問津的樂器。
她為古箏的冷門失落,更為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未被世人了解而失落。
于是這名嬌小中國女孩,把古箏搬到了法國的街頭,一身漢服,一人一琴,忘情演奏。
緩緩劃動細細的琴弦,優美的音符一個個輕快的跳出,或纏綿悲切,或泉水叮咚,或如走馬搖鈴。
起初只有一些小孩子,后來,越來越多的人走到了她的身邊,到最后,古箏聲音響起,街上的人無不駐足圍觀。
對于第一次在法國街頭演奏,彭靜旋記憶猶新:
“雖然從小就參加過很多比賽,公開演出的次數也不少,但還是十分緊張。”
她不僅為自己一個人演奏而感到緊張,更擔心冷場的尷尬。
意外的是演出反響很好:“慢慢聚集了很多法國人,大家都在鼓掌,看得出來他們很喜歡。”
古老的東方文化在法國綻放,無論是彭靜旋的演奏還是裝束,都深深地驚艷了圍觀的路人。
音樂是沒有國界的,雖然是中國傳統樂曲,但是曲調中的感情所有人都能感悟。
有時曲子有些悲戚,一曲彈完,許多外國人都紅了眼眶。
有次在街上彈古箏時,一名警察徑直走來,彭靜旋驚慌無比,但還是堅持演奏,當警察走到彭靜旋面前時,卻只是豎起了大拇指。
那一瞬間,她忽然有種淚流滿面的沖動,她為自己的演奏能受到法國人歡迎而欣喜,更為能為中華文化的傳播貢獻力量而感到自豪,這種被認同的感覺,讓彭靜旋溫暖無比。
長久的演繹讓她越發能理解民樂之美,而異國他鄉求學的經歷,使她產生了弘揚中華文化的歷史責任感。
“古箏的外形很美,她的聲音也很動聽,是那種曲巷流水般的自然聲音……這么美好的東西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樂器。”
彭靜旋想讓更多人了解古箏,了解中華文化。
她要在藝術氣息濃厚的法國,讓外國人感受一下中國古典民樂的底蘊和魅力。
琴弦撥動的一剎那間,你可以體悟到空氣中流動的,是高山、是流水、是絲竹、是冬雪,是千古纏綿不絕的生命呼喚。
那份說不清、道不盡的感覺,正是中國古典音樂特有之美。
從波爾多到巴黎,古箏的聲音經久不絕。
許多人都跑來問這是什么樂器,她會耐心講解古箏的由來與歷史。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是彭靜旋抖音上的簽名。
古箏是她生命中的一部分,是中國古典音樂與世界文化交流的橋梁。
對于彭靜旋來說,古箏不僅是一種樂器,更是自己的信仰。
她會用自己的綿薄之力,讓古箏的動人弦音,飄向更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