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你十八歲的時候,你想擁有一個什么樣子的成人儀式?
當你十八歲的時候,你想擁有一個什么樣子的成人儀式?
如今,很多知道漢服的青少年,會在 冠禮采用的一加形式。男生女生們身著基本的上衣下裳制服飾,正坐于舞臺中央。老師鄭重地為他們戴上笄(簪子)與冠。
這是成人禮中重要的一部分,標志著他們從今天起可以挽起頭發,向人們展現自己成熟的樣貌。而傳統成人禮被稱為冠禮/笄禮,亦是因此步驟而來。
待加笄與加冠后,冠者與笄者到更衣間穿戴上更為隆重的服飾。
冠者更衣
后面的環節按性別分組進行。首先是冠者登場。他們穿起玄色的大袖衫,并展示給在場來賓。
加冠、更衣,衣服的更迭穿戴,代表著人生不同階段。這一套流程標志著,自此以后,他們就是一個具有自主能力、對家庭、對社會,更有益處的成年人,在可期的未來得以推動自身、家庭更進一步。回報社會,服務社會,在推動國家上升的進程中,在國與國之間的交流中,獻一份力、發一分光。此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
中國的傳統禮儀中常有醮酒環節,是用酒祭神之意。在冠禮和笄禮中更是不可缺少。
中華文化中,姓、名、字并舉。男子女子成人之時,都會由家長或者家族長者、師長,賜予一個“字”。令一個人在譜系中,社會人格中的完整身份,由此體現而完備。
冠者在獲得“字”后,家長們也以字字珠璣的教誨,為孩子砥礪德行和祈福。正值畢業典禮期間,我們還安排了一個小環節,每位家長為孩子準備一份小禮物,紀念過往,祝福未來。
劉女士在聆訓環節為女兒準備了特別的禮物。她把女兒十八年來的照片、獎狀整理成冊,封面為女兒幼時的照片,封底是女兒成人的模樣,代表著女兒自出生到成人的一段歷程,一段榮耀。把這樣精心準備的禮物交給女兒,仿佛把她的過去交到她的手里,讓她來掌握自己的未來。
在場的觀眾十分感動。莊重嚴肅的成人禮甚至深深地打動了布達佩斯英國國際學校的校長Dyer先生,校長甚至用中國的拆字法,把responsibility拆成了response 和ability 。他深有感觸地對學生們說,I do hope that this ceremony remind you this is a lifelong journey. Your ability to respond in positive and proactive ways is something that will continue throughout your lives we are relying on you.
成人禮在大家的掌聲和祝福聲中圓滿結束。這群從小在歐洲的華夏兒女,即使遠在國外,也沒有忘記千里之外的神州大地,選擇了祖國的成人禮,來銘記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刻。
華夏有衣,襟帶天地。讓我們祝福剛剛成年的他們,蓬勃向上,前途似錦,大展宏圖,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