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廣州首輛漢服公益巴士設計理念:華夏自古以來就被稱為衣冠上國,禮儀之邦。
還記得9月中旬那一場轟動全國乃至海外同袍的廣州公益巴士設計投票嗎?
事情要從今年8月份廣漢會參加 “‘文明廣州·志愿同行’公益巴士設計項目”說起。
經過半個多月的討論、設計、定稿、提交,廣漢會設計的作品與其他設計作品于9月中旬在微信上接受民眾的投票,爭奪“最佳人氣獎”。
為了奪得這個“最佳人氣獎”,讓廣州街頭多兩輛漢服公益巴士,廣漢會在公眾號發帖(9月16日《人是需要儀式感 公交也有少女心——求票讓廣州多兩輛漢服bus》)向四方同袍“求票”。
一石激起千重浪,為我們投票同袍從市內到市外、省外,海外,過程的跌宕起伏,這里就不多說了。
雖然投票環節最后結果不盡人意,我們只在活動競演環節獲得一輛公益巴士,但全國乃至海外的同袍熱心助力,卻是我們最大的、最意外的、最讓我們感動的收獲。
小編在此代表廣漢會
再一次對所有支持我們的社團、同袍
表示誠摯的感謝。
12月13日
這輛漢服公益巴士——518路公交
已噴繪完成
從廣州流花車站正式上路
車身的左側標語“謙則吉,讓則通”,字表意思理解,人的道德氣度要保持謙虛、禮讓的態度,為人處事才會吉利順遂。這既在說我們的公交出行需要謙讓,也在說路面交通需要文明。謙讓,自古以來都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是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禮儀之一。
車身的右側標語“和則寧,禮則安”,字表意思也是在說公車上的禮儀環境營造,同樣適用于我們人生的各個階段和社會的各場合,禮讓謙和,傳達的正是人與人之間最單純的交往禮儀,小家和睦,大家安寧。
公交的底色,我們選用了桃花的粉嫩。桃花在中國的傳統審美里有著希望、愛情、長壽、甜蜜生活等各種美好的寓意,奠定了整輛車吉祥、浪漫的基調,一方面襯托出漢服卡通人物的Q萌,融傳統于時尚。
廣州518路公交路線
文字版如下:
上行: 站前路總站(西郊大廈) -- 西站 -- 站前路 -- 站南路 -- 廣州軍區總醫院 -- 流花公園(人民北路) -- 市少年宮 -- 廣醫 -- 市總工會 -- 中山紀念堂 -- 正骨醫院 -- 東風大酒店 -- 執信路 -- 羊城晚報社 -- 東峻廣場 -- 錦城花園 -- 天河 -- 冼村 -- 石牌村 -- 國防大廈 -- 華僑醫院(譚村) -- 員村山頂 -- 員村 -- 程介村 -- 員村四橫路 -- 化工廠 -- 珠江紙廠 -- 車陂公交場 -- 車陂路 -- 家家樂醫院 -- 小區東站 -- 棠下小區總站
下行: 棠下小區總站 -- 小區東站 -- 家家樂醫院 -- 車陂路 -- 車陂公交場 -- 珠江紙廠 -- 化工廠 -- 員村四橫路 -- 程介村 -- 員村 -- 員村山頂 -- 華僑醫院(譚村) -- 國防大廈 -- 石牌村 -- 冼村 -- 天河 -- 錦城花園 -- 東峻廣場 -- 羊城晚報社 -- 執信路 -- 東風大酒店 -- 正骨醫院 -- 中山紀念堂 -- 市總工會 -- 廣醫 -- 市少年宮 -- 流花公園(人民北路) -- 廣州軍區總醫院 -- 站南路 -- 站前路 -- 西站 -- 站前路總站(西郊大廈)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天下同袍是一家!
再次感謝大家!!
(請受廣漢會深揖一禮)
廣州市漢民族傳統文化交流協會(簡稱廣漢會),成立于2006年,后在廣州市民政局注冊成為公益社會團體。由熱愛漢民族文化,提倡漢文化復興的社會各界人士自愿組成。以復興漢服為表,以傳承優秀的漢民族文化為里,致力于傳播和傳承優秀的漢民族傳統文化。
廣漢會主要開展以下四方面活動:一是傳統節日文化和民俗的創新性傳承;二是復興和倡導傳統禮儀(包括 、婚禮等);三是普及和傳承漢文化(如古琴、漢唐舞、吟誦、書法等);四是公益慰問弱勢群體。
一起來,為漢文化漢服的發展而努力!
廣漢會官方QQ一群:72987583
廣漢會官方QQ二群:24258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