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穿著一條煙粉色的齊胸襦裙,配上一雙白色的宮鞋,楊玉琴美美出游了。
杭州是一個比較包容的城市,接受這種小眾打扮都有一個過程,那么對于其他地方而言是不是也是如此?為此,楊玉琴冒出了一個特殊的想法——穿著漢服去旅行,“也許一路上沒有那么方便,但總得試試。”
7月17日,從杭州出發,一路途經青海、甘肅,楊玉琴開始了自己的“漢服之旅”。一路上,根據不同的景色,她都會為自己搭配不同顏色的漢服及發型。除了拍下許多美美的照片外,讓楊玉琴驚喜的是還遇見了好幾位漢服愛好者,男生女生都有。
“大家除了滿滿的自信外,我還發現這個群體特別文明禮貌,且極其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這大概就是漢服所帶來的內在改變吧。”在整整一個星期的旅行中,楊玉琴發現了這趟旅行區別于以外的任何一次外出——能讓更多的人了解并認識漢服,“如今很少有人會一開口就問這是不是韓服了。”
“漢服不一定就是夸張的,其實漢服有華美的禮服,也有便服,既好看也簡潔,不耽誤生活和工作,還能增加生活趣味。”對此,楊玉琴表示她穿漢服越來越自然了,以后她還會選擇一些簡潔大方的服飾和發型。“能以這種方式讓更多的人了解到漢服,那么我們的傳統文化也會隨之傳播得越來越廣泛。(本版圖片均由楊玉琴提供)
◎知多點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于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繡等杰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