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千字文》、《弟子規》、《詩經》等千古傳誦的經典響徹校園,身作傳統服飾的孩子們郎朗誦讀著。6月14日,貴陽實驗小學童謠誦經典活動將師生們領進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中,猶如時光穿越,回到了名家云集、...
童謠唱經典活動孩子們身著傳統服裝誦讀《千字文》
“同學們,我們一起來背《千字文》!”當一片童聲稚語響起,古色古香之感迎面而來,孩子們也立馬集中精神,自覺保持紀律。“我們班表演的節目是《千字文》,孩子們早已爛熟于心,張口就能背。”一(7)班班主任劉宇洪身穿淺綠色旗袍,與學生們的漢服相映成復古“師生裝”,她表示,這樣的活動就像一堂生動的語文課,師生共同參與,孩子們在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中感受傳統文化,而這些古人流傳下來的經典能在孩子們心中埋下仁、義、孝、禮、智、信等觀念。
據教研組長一(5)班班主任覃麗妮老師介紹,此次活動是云巖區中心城區學區共同體、鐘海燕名校長工作室學科整合教學研討暨實驗小學第二屆項目學習成果語文特色展示,也是貴陽市實驗小學2018年第二屆項目周學習活動。“在此之前已開展了知識競賽、朗讀、自繪家譜等系列活動,此次在一、二年級開展的《童謠誦經典》正是其中一項。”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小朋友也喜愛讀經典 袁丹/攝
感謝辛苦的老師大家一起來合影留念吧 楊立/攝
演出中,突然進來一群可愛的“小白鵝”,孩子們換上道具服,歡快地隨著歌聲舞動唱起了“鵝鵝鵝,曲項向天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耳熟能詳的古詩句傳來,一群小朋友打扮成古代農戶的相貌,手拿鋤頭道具,像模像樣地表演起烈日下辛苦耕種的樣子來;“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一位老師也身穿靚麗的漢服,做著縫補、給孩子穿衣等動作,與學生演繹起這動人詩句里的溫馨場景。此次活動打破學科界限,綜合了語文、音樂、美術等學科,通過情景教學的方式,讓孩子沉浸在學的樂趣中,加深感悟。
“學習傳統國學,對孩子成長和行為規范都有很大的幫助。”一(3)班班主任顧永紅告訴記者,該校的學生從入校就開始接觸傳統文化學習,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弟子規》全文以及《千字文》《三字經》《百家姓》節選,從經典作品中,能培養孩子們的仁、義、孝、禮、智、信等觀念。
“在學校的國學教室,學生們已經進入了沉下心接受老師傳授傳統國學,體會經典之韻的狀態。”一(1)班蔣明琴老師表示,通過寓教于樂、豐富多彩的傳統系列教育活動,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帶入感”,使他們的學習生涯更加豐富多元。
讓孩子們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知行合一”袁丹/攝
“通過朗誦,讓孩子沉浸在傳統文化的美之中,了解中國的古典詩詞、歷史文化知識、傳統禮儀,孩子的收獲很大。”一(3)班學生優優的家長穆女士告訴記者,孩子不僅在學校里經常誦讀并學習《三字經》《弟子規》等經典,還將其中的德育融入到了平時生活中,孩子更加懂事知禮,不管是平時上課還是德育方面,學校的教育非常到位。
“你看這些小小書生們開口大聲背誦起來,就是我們學校里一道最美的古雅風景。”貴陽市實驗小學教導主任張盈告訴記者,如今,校內外經典誦讀已成為該校學生們日常學習的一部分,而濃郁的傳統文化氛圍,也逐步形成了該校傳承經典的校園特色。小小書生大聲誦讀經典,也成為了校園內一道風景線。(記者 宋玟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