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日,在珠江游輪上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包粽親子活動,60組家庭齊齊換上漢服,一起包粽子、慶端午。小朋友一邊玩,一邊感受廣府文化的精髓,也加深了對嶺南文化的認識,讓傳統文化在寓教于樂中傳承。
昨日,在珠江游輪上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包粽親子活動,60組家庭齊齊換上漢服,一起包粽子、慶端午。小朋友一邊玩,一邊感受廣府文化的精髓,也加深了對嶺南文化的認識,讓傳統文化在寓教于樂中傳承。
“龍舟”變身為珠江上的游輪,60組家庭齊齊換上漢服,在游輪上包粽子,講端午文化。記者看到,游輪一層的窗戶上,貼著一條精神昂首、生猛矯健的巨龍,纏繞游船兩側,欄桿和游船里也裝飾了不少帶有端午元素的掛飾。
活動現場,廣州酒家中國中式面點高級技師林世綱師傅先手把手地指導參與家庭包裹蒸粽。“端午粽以糯而不爛、肥而不膩、肉嫩味香著稱。其中裹蒸粽的粽身呈金字塔形狀,從里到外一共有三層結構,需要經過8道手工捆扎才最終完工。”林世綱說。
對于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包粽都不是簡單的事。在活動現場,父母和小朋友在林師傅的帶領下,把粽葉彎曲折成三角形狀,再一層一層把準備好的材料添加到糯米里,最后用粽葉包裹起來,捆扎成型。“爸爸,粽子的角還沒疊好,壓的時候要用力點。”家長楊軍和女兒一起包粽,女兒生怕粽子“包得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