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又到一年畢業季,5月31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物理學院大氣探測2班的35位大四畢業生冒著蒙蒙細雨,穿上中國傳統服飾——漢服在校園里合影留念,上演了一場畢業寫真大戲。
又到一年畢業季,5月31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物理學院大氣探測2班的35位大四畢業生冒著蒙蒙細雨,穿上中國傳統服飾——漢服在校園里合影留念,上演了一場畢業寫真大戲。
【古今相撞】漢元素融入畢業照,理科生傳承中國文化
漢服,承載了漢民族的織染繡等杰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臨近畢業,南信大的同學選擇以傳承傳統文化的方式同大學時代告別。
據組織者之一的歐陽禮璽介紹,選擇漢服作為畢業照的拍攝重點,主要有兩個原因,“我們都是理科生,平時很少能穿漢服,工作以后能穿的機會就更少了”,在大學最后階段體驗一下漢服,至少能留下一段傳統文化的回憶;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大家想多傳遞一些中國傳統文化,“科技不斷發展,時代不斷進步,但是我們卻離傳統文化越來越遠”,歐陽禮璽說,想借著這次漢服的拍攝讓更多的人接觸到傳統文化。
漢服的拍照地點則采取古今碰撞的方式,“古典”是指南信大最具有古風韻味的藕舫園,那里的風景古色古香;“現代”則是在位于中苑老操場的涂鴉墻,漢服與涂鴉墻同時出鏡寓意著古今文化的交融。
拍攝現場,女生們端莊典雅,男生們氣場十足。班長李幸璐則被拱上了“C位”,“畢業了也是班級里的靈魂人物”。其他同學有的露出搞怪的表情,有的表現得很淑女,還有的擺出很霸氣的姿勢,用自己的方式演繹著別樣的青春。
“這樣的畢業形式不僅能帶給自己別樣的回憶,也能讓其他人了解到漢服的文化,非常有紀念意義。” 李幸璐說。
【多元相交】漢服、學士服、小時代裝齊上陣,合影留念訴衷情
雖然選擇了漢服作為他們畢業照的拍攝重點,同學們也同樣拍攝了“保留節目”學士服以及青春洋溢的小時代裝,還請了無人機前來航拍。
“當時班里進行了好多輪投票,除了漢服,小時代裝的票數也很高,糾結了很久,大家決定都拍!” 歐陽禮璽說。在學校文德樓的教室里,同學們身著小時代裝,坐在熟悉的桌椅上,黑板寫著上煽情的文字,折好的彩色的紙飛機在空中飛舞,青春時代最美好的記憶定格在鏡頭中。 “三套服裝分別代表了傳統與現代、學習與生活,能留下這樣的畢業合影,我們覺得很有意義。” 潘可銘同學說。
“準備更充分一些,想法更新穎一點,效果就更好一些。大學就一次,每個同學都想擁有一個完美的畢業照!” 歐陽禮璽說。為了這次畢業照的拍攝,他們早在兩個月前就開始積極籌備,從選服裝、看質量、比價格到擺造型、定位置、選場景,再到最后的拍攝,班上的每個同學都積極參與每個環節。
李幸璐坦言,由于專業原因,畢業后大家基本都分散在全國各地的氣象局,在一座城市的概率比較小。“但是搓衣板旁的二月蘭還會開,明德樓的鐘聲依舊還會響起,圖書館的靜謐依舊,老食堂的味道還很熟悉,我們會帶著榮譽回來。”李幸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