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陽春三月,佛山市祖廟博物館在孔圣殿內(nèi)舉行開筆禮,100多名即將踏入小學門檻的萌娃們身穿整齊的漢服,在啟蒙老師的引領下參拜孔子像、聆聽教誨、開筆描紅、抱文筆、點朱砂、參拜文魁閣、敲響啟智鐘,好不熱鬧。
“小朋友,你們知道‘孝’是什么意思嗎?‘孝’字上面是個‘老’字頭,下面是個‘子’,講的是大人與小孩的關系。”陽春三月,佛山市祖廟博物館在孔圣殿內(nèi)舉行 ,100多名即將踏入小學門檻的萌娃們身穿整齊的漢服,在啟蒙老師的引領下參拜孔子像、聆聽教誨、開筆描紅、抱文筆、點朱砂、參拜文魁閣、敲響啟智鐘,好不熱鬧。
惠景幼兒園大班的萌娃們身穿整齊的漢服,手拉手走進孔圣園內(nèi)行開筆禮
開筆是中國古代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儀式的稱謂,俗稱破蒙。作為少兒進入人生學習階段的紀念形式,往往令人記憶深刻,成為終生的戒律和鞭策。
佛山祖廟孔廟學童開筆禮自2002年開辦以來,因其歷史淵源,憑借祖廟靈氣,參加人數(shù)逐年遞增,享譽珠三角,眾多家長、學校都選擇佛山孔廟這個人杰地靈的古廟舉行人生的第一禮——開筆禮。
學童們在啟蒙老師的引領下步入莊嚴肅穆的孔圣殿,接受尊師重道、孝敬父母的教育。孔圣殿內(nèi),開筆禮啟蒙老師首先帶領孩子們雙手合十,向孔子像三鞠躬。啟蒙老師介紹了孔子的簡要歷史,“孔子辦了中國第一間私人學校,是私人學校的第一位老師,所以后人稱呼孔子為‘萬世師表’,從古至今,凡舉行開筆禮,一定要在孔子像前。”啟蒙老師拿著“孝”字,跟學童們解釋:“孝”,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根,要孝順父母長輩、尊重師長;“勤”,是努力讀書,學習知識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講解后,老師還教學童們吟誦《論語》中關于學習的名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勉勵他們要好好學習。
接受啟蒙后,“開筆”正式開始,老師拿出“學業(yè)進步”的描紅條幅,手把手教學童在條幅上臨摹,期望他們學業(yè)順利,天天進步。
行開筆禮后,小朋友們一個個拿著自己的描紅,手抱孔圣殿門前的兩根文筆柱,抱文筆,寓意“文筆過人”。
之后是朱砂開智環(huán)節(jié)。啟蒙老師用朱砂在學童額頭正中點上紅痣,又稱開天眼,寓意“孩子從此眼明心明,好讀書,讀好書”。
所有點過朱砂的小朋友在麒麟的帶領下,自三元亭經(jīng)文魁閣,麒麟為學童引路,寓意“麒麟現(xiàn)則圣人出”;“三元亭”寓意“連中三元”。學童們依次參拜文魁閣,寓意“文章魁首,獨占鰲頭”。
參拜完成后,學童們依次敲響三元亭旁的啟智鐘,并將拴好金桔的吉祥條幅掛在許愿樹上,許下學業(yè)有成的美好心愿。
最后,學童們回到開筆禮出發(fā)地點領取紀念品,寓意有始有終,紀念品均由祖廟為學童精心設計,版權專有,以作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