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當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外孫女背誦中國詩詞的視頻紅遍網絡時,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的留學生也講出了自己與中國詩詞的故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當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外孫女背誦中國詩詞的視頻紅遍網絡時,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的留學生也講出了自己與中國詩詞的故事。
11月21日晚,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國際教育學院第七屆“中國詩詞之美”留學生中文演講比賽在該校青島校區舉行。來自坦桑尼亞、索馬里等12個國家的16位選手在舞臺上穿漢服、講詩詞,感受中華傳統文化之美,喊出了“我愛你,中國”的心聲。
同一個舞臺,不同的故事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沿著兩千多年前孔子的話,16位選手被分為A、B兩組,依次登臺,在5分鐘的演講時間里講述自己與中國詩詞的故事以及自己對于中國詩歌的理解。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來自索馬里的ZAKARIYE AL十分喜歡杜甫的《望岳》,他認為詩人在詩中表現出的開闊的眼界以及不懼萬險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他,隨后,他結合自己在中國支教的經歷細致的講述了自己對于詩歌的理解。“我來中國三年了,希望自己也能像詩人一樣,不懼艱險,登高而望,我與中國詩詞有個約會,與中國有個約會。”演講最后,他發出了自己的心聲。
與ZAKARIYE AL不同,來自坦桑尼亞的LILIAN十分喜歡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她想將這首詩送給自己的輔導員以及自己的舊友,因為她認為,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世間所有的離別都是為了下次相逢,“感謝在美麗的年紀遇見了美麗的中國詩詞。”
而來自赤道幾內亞的馬葉和來自坦桑尼亞的MIRIAM都在中國感受到了對家鄉的思念,馬葉借用杜甫的《詠懷古跡》介紹自己的家鄉,表達對親友的思念;MIRIAM則用李白的《將進酒》激勵自己繼續走下去。雖然思鄉的感情不同,但二人聲情并茂的演講都贏得了觀眾們的陣陣掌聲。
同一個舞臺上,不同的留學生講出了只屬于他們自己的故事。
一樣的是中國詩詞,不同的是理解
“詩歌的美應該表現在意境美、音韻美、詩句美、用詞美四個方面。”來自利比亞的ISMAIL ALBOUCEDY以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為例講解了中國詩歌四美之所在。聲情并茂的朗誦、恰當獨特的解析贏得的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沒想到留學生對于中國詩歌中的美也能感同身受,我要為他們為中國詩歌一起點個贊。”現場觀眾陳晉一直在為ISMAIL ALBOUCEDY鼓掌。
來自哈薩克斯坦的阿斯蘭則用網上熱傳的土耳其詩人Qyazzirah Syeikh 的《I Am Afraid》的“詩經版”、“離騷版”等神翻譯入手,講解了他所理解的中國詩詞的婉約之美,“我認為優美是中國詩詞一個很重要的特征,借用網上的‘神翻譯’,既讓大家聽得愉快,又能表達出我的觀點,何樂而不為呢?”阿斯蘭對于自己選取的角度十分滿意。
而來自也門的MOHAMED ABDO SALEH ALFAIEQ則認為中國的古詩詞文化需要回歸。“人們常說,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我認為,詩就能帶給我們遠方。” MOHAMED ABDO SALEH ALFAIEQ剛來中國時一點中文都不會,現在卻能過站在中文演講比賽決賽的舞臺上,他認為是中國詩詞帶給了他力量,“是中國詩詞成就了現在的我,希望它能夠給所有人都帶去希望和遠方。”
面對“中國詩歌之美”這個共同的話題,每一位留學生都講出了屬于他們的理解。
最終,經過近三個小時的激烈的角逐,來自赤道幾內亞的馬葉和來自坦桑尼亞的MIRIAM最終拔得頭籌。
師生點贊“我愛你,中國”
演講臺上的選手富于激情,演講臺下的觀眾也不吝掌聲,而掌聲最為熱烈的時候應當是身穿漢服的MIRIAM喊出“我愛你,詩詞,我愛你,中國”的時候,全場的掌聲持續了十余秒。
“在我最難過的時候,是中國詩詞激勵我走了出來,因而我對中國詩詞有著很深的感情,我很感謝它,同時也很感謝孕育出中國詩詞的中國。”MIRIAM說道。
“去年我也才觀看了這個比賽,看見留學生對于中國詩詞文化有這樣細致解讀,看見詩詞文化能這樣吸引他們我感到有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現場觀眾張文愷表示。
“這個活動是學校面向外國留學生的特色活動,我們希望通過這樣一個形式能過展示留學生風采,提高留學生對漢語學習及中國文化的熱情,現在來看我們的效果很棒。”活動現場負責人韓宗志介紹了舉辦活動的初衷。青島黃海學院國學院院長于善勤教授則用自己寫的對聯“中國詩詞之美,美妙無比,令人感嘆;石大學子之才,才情無限,為你點贊”為留學生點贊,為中國詩詞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