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著漢服挽弓搭箭這漢子古風十足,80后秦景星日常生活也愛穿漢服還任學校校外輔導員教射藝文化
變 商業化運作希望帶來更好發展
2015年,秦景星也曾多次應邀到學校和培訓機構講授傳統禮儀知識,并組織策劃一些相關活動。如他曾應邀協助惠州一些學校的學生舉行傳統的成人禮。“每次男子5人,女子5人,其他人就觀禮。男子行冠禮。女子行笈禮。班主任做正賓。”秦景星說。
正是在這樣的氛圍里,秦景星覺得文化產業市場巨大,于是他開始向商業化轉型。2016年,秦景星從家里的印刷生意脫身,全身心投入文化產業市場。他成立了一家漢文化公司,并把鵝城漢學社更名為一臻漢學會,掛在公司名下。
從公益走向商業,秦景星有自己的考慮。當時惠州的漢服文化主要是一些公益團體在推動,這些團隊其中不少是在校學生組織的,并非常態化。“社團發展需要經濟基礎,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很難運作。”秦景星認為,商業化運作,可以形成良性循環,并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我也不排斥公益活動。”
拓 教授小學生射藝
秦景星說,公司的主營業務包括抓周禮、開筆禮、成童禮、成人禮、拜師禮、周、唐、明制婚禮等傳統禮儀的策劃、商業演出、國學講座等。此外,他也受聘到文星學校教小學生射藝課。
秦景星說,射藝是中國傳統的射箭運動,由歷代儒家學說推崇的六藝之一的“射”發展而來,射藝是中國民族體育、藝術和文化的合體,包含了對射者品德、心境和意念勵煉的哲學內蘊。在西周已經發展成作為陶冶性情之用。輔導老師通過教授學生射箭過程中所必備的姿態、禮儀、心力、修養等,充分煅煉射手的身心。
射藝,也是秦景星目前重點推動的一項傳統文化內容。他成立了一個射藝隊。想要成為正式隊員,得通過培訓考核,并購買漢服和弓箭。目前射藝隊有15名隊員,經常在周末組織戶外活動,大家身穿漢服,一起學習射藝,頗具英雄古風。
今年初,惠州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張曉,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認識了同是協會會員的秦景星,并被秦景星組織的射藝活動吸引,于是愛上了漢服,愛上了射藝,如今是秦景星的射藝輔導課助教。
作為女子,張曉在射藝活動時,會穿上跟秦景星類似的戎裝常服,只是顏色變成棗紅色,長系上紅帶子,拉弓射箭,英姿颯爽。平時參加雅集、展示等活動,張曉則會穿上漢服女裝——— 襦裙。襦裙有齊胸襦裙、齊腰襦裙和高腰襦裙,張曉喜歡穿的是齊腰襦裙,因為活動比較方便。“我覺得穿上漢服,就會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會變得文雅許多。”張曉說,或許這就是傳統文化的魅力了。
愿 惠州也能舉辦漢服文化節
10月27日,他和同事及5位同袍一起到浙江嘉善西塘古鎮參與第五屆中國西塘·漢服文化周活動。從西塘回來后,秦景星又有了新的計劃。秦景星說,這一屆西塘漢服文化周活動內容和形式非常豐富,不僅有朝代嘉年華、水上傳統婚禮、漢服相親大會、漢服發展高峰論壇、國學好好玩、“西塘杯”傳統射箭邀請賽等經典活動,還有小童星漢服T臺秀、鎧甲展、中華武備展演等多個精彩內容和環節,這些形式非常貼近群眾的生活,也能讓人進一步了解漢服文化和傳統文化。
秦景星估計惠州同袍約有千人,這相對于廣州、深圳、東莞那邊上萬人、數萬人的圈子來說算是很少的了。秦景星希望通過他和同袍的努力,進一步推動傳統文化的發展,在不久的將來,惠州也能有自己的漢服文化節。
漢服小知識
漢服是什么?
秦景星介紹:漢服,不是指漢朝的服飾,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其實就是漢族人民的衣服,就好像其他少數民族也有自己的傳統服飾一樣。作為一個漢人,穿上自己民族的傳統服飾,也是很正常的事。“比如我身上的這套?褐,其實就是古代尋常百姓穿的衣服。”秦景星說,?褐也稱為短打,形制為上衣下褲,上衣交領,長及臀部,下褲直筒,可以帶結系,方便勞作。
穿漢服有什么講究?
秦景星介紹:穿漢服有不少講究,最重要的,是不能把白色的中衣外穿,古時的人對穿著禮儀很重視,即便是布衣平民,也不會將衣服穿錯。
秦景星說,漢服有各種形制和款式,他經常穿的是?褐和直身常服,禮服只有在特定的活動如成人禮、祭祀禮等場合才穿。
漢服有什么特點?
秦景星介紹:漢服其實有不少自己的特點。譬如,中縫,由于古代布幅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