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11日下午2點,大報恩寺琉璃寶塔下,一群身著寬衣大袍、兩袖飄飄的“歪果仁”端坐在國學桌前,引發圍觀。
11月11日下午2點,大報恩寺琉璃寶塔下,一群身著寬衣大袍、兩袖飄飄的“歪果仁”端坐在國學桌前,引發圍觀。
據了解,由外交部國際經濟司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共同主辦的第四屆“絲路青年行”活動在此啟動?;顒又荚谠鰪?ldquo;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蘇留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加深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優秀企業的了解。
看看,他們正一起接受中國傳統漢服、感恩禮體驗教育。正衣冠、謝師恩、朱砂啟智、擊鼓鳴志……每個動作,他們都做得像模像樣。
這60位“歪果仁”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哈薩克斯坦、俄羅斯、阿富汗等22個國家,分別就讀于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醫科大學、蘇州大學、江南大學、江蘇大學、南通大學、南京藝術學院、南京曉莊學院、江蘇經貿技術學院等11所高校。他們將在為期5天的行程中參觀南京、南通、泰州等地,感受江蘇經濟發展變化、促進中外友好交流。
江蘇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副主任黃錫強告訴記者,希望留學生利用這次機會探訪江蘇城市的絲路淵源,領略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多元文化差異,體驗開放包容與互利合作。
“我對南京一見鐘情。”去年來江蘇的哈薩克斯坦姑娘金莉婭說,江蘇歷史悠久,文化積淀豐富,有著很多神秘而美麗的故事;南京是一個非常有魅力的城市,既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又特別的包容開放。這些都深深地吸引著她,南京就是她的第二故鄉。
俄羅斯女孩麗娜三個月前來到中國,目前就讀于東南大學。她是一位語言迷,能熟練使用德語、英語、漢語。正是出于對語言的迷戀,她非常向往中國。她告訴記者:“漢語如今是一門世界性語言,學習它既是出于愛好,也是一種技能。”
來自阿富汗的李連龍揮舞著袖子,體驗漢服魅力。他說,穿上漢服,感受到一種灑脫和自在。他熱衷中國文化,本科在國內學習漢語言,目前在蘇州大學政治學公共管理專業學習。將來他希望成為一位外交家,在兩國間架起政治、經濟、文化的友好橋梁。
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院長刁翔正告訴記者,學商貿、做生意是不少留學生來中國讀高職的初衷。據不完全統計,他們中一半人畢業后讀本科,另一半人則回國在華資企業中做翻譯工作,出路非常好。2016年,江蘇高職院校在校留學生將近3000人,已經成為江蘇接收留學生的新生力量。相比于研究型大學,高職院校專業學習內容更加務實、服務企業定位更準,受到留學生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