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8日上午九點半,幾十條蛟龍翻騰飛躍、彩色禮炮鳴響天際,2017首屆中國嘉善善文化節暨第五屆中國西塘漢服文化周在西塘古鎮正式開啟。
10月28日上午九點半,幾十條蛟龍翻騰飛躍、彩色禮炮鳴響天際,2017首屆中國嘉善善文化節暨第五屆中國西塘漢服文化周在西塘古鎮正式開啟。
嘉善擁有歷史上最早的勸善思想家袁了凡、最早的善書《了凡四訓》,是名副其實的“善文化”發祥地之一。首屆嘉善善文化節將持續兩個月,以“滿城蕩漾善文化”為主題,重點開展包括思想論壇、公益大行動、書法集會等在內的“滿城頌善、滿城論善、滿城書善、滿城行善、滿城品善”五大主題系列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善文化、弘揚善文化。
作為“滿城品善”系列活動之一的西塘漢服文化周已邁入第五個年頭,成為全國最具影響力的漢服文化活動。據不完全統計,本屆有超過3.5萬海峽兩岸漢服同袍齊聚西塘古鎮,共享漢服文化盛宴,共筑傳統文化復興夢。
每年西塘漢服文化周的朝代嘉年華都是最令人期待的。一曲《漢服青史》響起,身披鎧甲的“伍子胥”騎著高頭大馬英姿颯爽,緊隨其后的首儀仗大方陣浩浩蕩蕩華麗入場,現場氣氛瞬間被點燃。首儀仗參考了《出警入蹕圖》,高度復原了當時的歷史人物風貌。提到“漢服”,許多人存在一個誤區,誤把“漢服”等同于“漢朝人穿的服裝”。實則不然,從黃帝即位至明末清初的漢民族傳統服飾皆稱為漢服。本次朝代嘉年華延續了往屆傳統,周、漢、晉、唐、宋、元、明、清各個朝代的漢服方陣依次入場,或艷麗、或素雅、或英氣、或飄逸。
除了朝代方陣,還有遠道而來的馬來西亞同袍賓客,不同的國籍懷揣著同一個傳統文化復興夢。鎧甲方陣也在今年首次亮相。鎧甲的修行,甲胄的風華,一段豪情,曾夢塞外沙場秋點兵。還有水鄉婚禮方陣、親子方陣、小童星方陣等,給漢服同袍和游客帶來視覺盛宴的同時,也帶來滿滿的感動與自豪。
已連續參加三屆西塘漢服文化周的漢服同袍南翎和滅度是來自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的學生。她們拿著手機不停地按著快門。雖已參加過三屆漢服文化周,但對漢服文化的熱情卻是一屆高過一屆。兩位漢服同袍告訴記者,在日常生活中她們也會穿漢服,并熱衷于參加各類漢服文化社團。作為漢服復興者,她們呼吁道:“希望更多人和我們一同加入傳統文化復興的隊伍!”。
越來越多的漢服同袍自發來到西塘漢服文化周,每年的西塘漢服文化周也都有新元素加入,漢服文化的傳播也從單一的服飾展示發展到今天多種方式的呈現。作為西塘漢服文化周發起人的著名作詞人方文山先生告訴記者,今年的漢服文化周新加入了Q版漢服人偶、中國風市集等內容,與嘉善善文化節一同舉辦,也是共襄盛舉、利益良善,希望西塘漢服文化周能夠越辦越好。本屆文化周將持續至10月31日,游客們可以趁著假期觀看“西塘杯”古詩詞大賽、水上傳統婚禮,體驗拜師禮、霹靂布袋戲等30多個項目。
傳統文化已漸漸成為西塘古鎮的獨特名片。嘉善西塘旅游休閑度假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陸豐表示:“西塘舉辦漢服文化周,目的絕不僅僅是為了提高西塘古鎮作為景區的品牌影響力,我們的愿景是通過西塘漢服文化周的舉辦,助推海內外華人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回歸,喚回文化靈魂和價值認同。”
借由漢服文化周這個平臺,西塘正努力推動如古鎮東區“八九間”等以傳播漢服文化為主要內容的文旅項目落地。此外,西塘也將秉承傳統,保護好古鎮建筑風貌,做到保護與發展并行,實現全域旅游主客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