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10月29日,杭州江干區皋亭山景區杭州孝道文化館內,傳來朗朗讀書聲。 由浙報集團杭州分社和皋亭山景區聯合主辦的重陽節“國韻學堂”開課啦!
“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10月29日,杭州江干區皋亭山景區杭州孝道文化館內,傳來朗朗讀書聲。
由浙報集團杭州分社和皋亭山景區聯合主辦的重陽節“國韻學堂”開課啦!此次活動也是杭州(江干)第三屆孝心登皋節系列活動之一。
在重陽節的這個周末,從杭城各地趕來的50名大小學子們來到孝道文化館,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一開課,小學子們就換上漢服,頭戴綸巾,滿滿的儀式感。
從學習怎么跪坐在蒲團上,到學習行拜禮,不僅小學子們聽得入迷,一旁的大朋友們也直呼大開眼界。
為了讓大家更清楚傳統禮儀的程序和做法,司儀老師一一示范,如學習跪坐,老師先邁出右腳在蒲團右側,左腳屈膝在蒲團上,再把右腳收回與左腳并攏,動作如行云流水般。
“以前看古裝歷史劇里人們跪坐著,總覺挺自然的,但自己怎么都覺得別扭,原來都有方法的!”一位大朋友笑著說。
此后,點朱砂明智,讀孝經抄孝經明理,小朋友們在玩樂互動中一點一點知道,原來古時候的人們對父母這么尊重。
12歲的宋品葉用毛筆寫下“人孝”兩個大字,對于《孝經》,小姑娘并不能完全理解,但道理她明白:“就是要尊重長輩,孝敬父母。”記者問她:“知道昨天是什么日子嗎?平日里對爺爺、奶奶好嗎?”小姑娘有點害羞地回答:“重陽節啊,對爺爺奶奶當然好啦,不過以后肯定會更好的!”
最讓大小朋友們有感觸的,還是敬茶環節。參加學堂的每一戶家庭,父母長輩都要端坐在椅子上,接過孩子手中送過來的一杯茶。聽孩子道一聲:“您辛苦了!我愛你(們)!”
傳統文化到了現代,更增添表達愛意的新功能。今年才上幼兒園小班的陳希悅小朋友,將一杯熱茶遞到媽媽手上,在說出“媽媽,我愛你!”的瞬間,眼淚也奪眶而出。下臺后,媽媽楊有娟也悄悄地笑著抹眼淚:“真沒想到,孩子這么小,感情卻這么深,真是太感動了。”
3歲的小華是最小的小朋友,雖然聽不懂老師在講些什么,還時不時地要找媽媽,但也認認真真給爸爸媽媽敬了一杯茶。“他在家里也很惦記著爺爺奶奶,有什么吃的,都先給爺爺吃!”小華的媽媽說。
之后,大家還剪了“四孝合一”創意剪紙,參觀了孝道文化館,中午還一起美美的吃了一頓農家樂。
在活動現場,一支特殊的志愿者隊伍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這就是杭州富陽區關瑞慈善基金志愿者團隊。弘揚孝文化同樣是關瑞慈善基金會的關注重點,為農村老人拍照并打印出來送到手中的“夕陽入畫”活動,就是由關瑞慈善基金會主推。
此次活動過程中,關瑞慈善的攝影師志愿者們為每戶家庭拍照留念,并打印出來送到大小朋友們的手中,把珍貴的一刻定格成永恒,也希望孝心常駐,愛心無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