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丙申年七月二十六日,蘭月之末,桂月將至,華研會與西城區政府及西城區家風館合作在中信沁園舉辦傳承好家風系列迎中秋活動。
丙申年七月二十六日,蘭月之末,桂月將至,華研會與西城區政府及西城區家風館合作在中信沁園舉辦傳承好家風系列迎中秋活動。
蘭月花清香溢,桂月花好月圓。正值相接之際,同袍相約雅聚,共迎中秋。是日晨,同袍皆著盛裝衣裾渺渺,衣袂飄飄。相見皆以深揖見禮。只見舞臺之間,漢服展示同袍正在進行最后的排練和走場。各種形制,不一而足,色彩繽紛,如春日百花。上午九點整,主持人緩緩走向舞臺,宣布活動正式開始,活動開場便是華夏衣冠禮儀展,參與展示的同袍身著各式漢服,從舞臺兩側緩步走來,這里有端莊典雅的曲裾,古老莊重的衣裳,含蓄輕盈的豎領紗衫,嫻靜優雅的襖裙,靈動俏皮的半臂,飄逸流暢的齊胸褥裙,英武豪邁的圓領袍。相見者或深揖如謙謙君子,或萬福乃漢家淑女,或抱拳以顯勇武豪氣。盡顯華夏之雍容博大,衣冠威儀。讓看慣西裝革履的觀眾也不由深思。驚嘆于華夏民族服飾之精美,禮儀之優雅。
隨后又是 表演《京觀》,坐時衣帶蔓纖草,行即裙裾掃落梅,靜如月華普照,動如雷霆疾厲。衣袂飄舞,一顰一笑,盡顯華夏千年傳承之美。一曲舞畢,便是華夏民族樂律之法器~古琴演奏。一曲《陽關三疊》,嘈嘈切切,宛見長亭古道,西風吹送,哀哀可憐不忍離。又一曲《鷗鷺忘機》,如見海日朝暉,滄江西照,群鳥眾和,翱翔自得。忘卻人世紛紜,只見清風迎面,鷗鳥清鳴。指尖滑動,樂聲流轉,或離別情悲,或淡泊自然。琴韻悠悠,不愧華夏樂器之神器。
其后又有深情的朗誦,高亢的歌曲,剛柔并濟的太極,趣味十足的傳統曲藝等,由社區的表演者為我們帶來了精彩紛呈的各式表演。其中不變的是愛家崇祖,守禮貴德,德業并舉,文明復興的情懷。
華夏文明,千年傳承,雍容博大,衣冠威儀,禮樂復興。華夏復興從同袍雅集,走向社區宣傳,復興之路,我們一路同行,復興之路,我們會一直走下去!
嚶
其鳴矣,求其友聲,
愿與同袍,攜手前行。
同心同德,華夏必興!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大丈夫生處天地之間,自當有所作為!
身死而令名不立,君子之恥也!
與天下漢家志士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