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5日晚,舟山市岱山縣東沙古漁鎮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來自市內外的游客齊聚在這座古香古色的漁村小鎮,提前共度七夕佳節。
8月25日晚,舟山市岱山縣東沙古漁鎮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來自市內外的游客齊聚在這座古香古色的漁村小鎮,提前共度七夕佳節。
每年農歷七月初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七夕節始于中國漢朝。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故也稱為“乞巧”節。
而漢服,“始于黃帝,備于堯舜”,源自黃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過漢朝依據四書五經形成完備的冠服體系,成為神道設教的一部分。是中國的傳統服飾。
當這兩個傳統與古漁鎮相遇,是眾里尋它千百度,還是是臥看牽牛織女星?
活動開始不久,12位身著不同漢服的年青人,在主持人的解說下,一一登臺展示。“這是我第一次穿漢服,有些難度,另一個小伙伴幫我才穿好。”董夢蕓是一位高三剛畢業的學生,她所穿的是一套交領襦裙漢服,從未穿過漢服的她對此感到十分新鮮。“自己穿過漢服,才能切身體會古代服飾的文化與內在,了解每一根系帶的作用,每一個扣子的扣法。”
結束舞臺上的展示,身著漢服的他們繼續游走在古鎮中,融入在這古香古色的小鎮中,游客們紛紛上前合影,轉發在自己的朋友圈。
林琳是土生土長的東沙人,由于工作已有五六年沒有回來,這次從朋友那聞訊老家有這么一個活動,特意帶著孩子趕回來參加。“從前都是在電視上看古裝片,想不到今天還能穿一回漢服。”
東沙鎮副鎮長虞平國表示,這次活動將漢服與七夕節相結合,是為了更好的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從2017年6月開始,東沙鎮已開展了六次主題活動,通過各種不同,逐漸擴大東沙鎮的影響力,將“夜東沙”作為一個品牌進行推廣,從而來吸引更多外地的游客。
據了解,此次活動分為詩書花酒茶、漢服游園會、街角有音樂、月下燈會展、三生桃花愿、清明上河圖、千人美食宴等“七遇”。除了觀看各種精彩表演,游客們還可以通過提前搶票等形式,獲得免費漢服試穿、千人宴、精致牛排套餐等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