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漢服男女以古禮祭祀、穿針引線繡香包……七夕將至,云南青年男女將身著漢服,在馬家大院以傳統周代祭禮來祭祀織女星,舉行一年一度斗巧大會,讓七夕回歸傳統。
漢服男女以古禮祭祀、穿針引線繡香包……七夕將至,云南青年男女將身著漢服,在馬家大院以傳統周代祭禮來祭祀織女星,舉行一年一度斗巧大會,讓七夕回歸傳統。
云南漢服協會會長劉丹介紹:“七夕節比現代的三八婦女節更具有積極的生活態度和社會意義。七夕最好的象征物是針、紅線、蓮藕和荷花。一個穿著傳統民族服飾漢服,參加傳統的民俗活動,有祭祀織女,有斗巧會,有拉紅線的七夕,才是個傳統原汁原味的中國七夕節。”
作為一個民間組織,云南漢服協會每年七夕節都會舉辦七夕活動,以傳統的周代祭禮來祭祀織女星,儀式完成以后舉行一年一度斗巧大會。斗巧大會圍繞紡織技術展開,有穿針、浮針、繡香包之類的競技。
斗巧會是七夕民俗女子競技比賽,分為穿針、浮針、繡香包三項。穿針,要求參賽者必須將線依次穿過插在藕里的七顆針,速度最快者為勝。浮針,需要將穿線的針浮在碗里的水面上。最后的繡香包不僅要繡的快,更要繡的好。姑娘們通過穿針乞巧,祈禱心靈手巧,禮拜織女,乞求巧藝,中國傳統七夕節婦女以積極向上,競爭,勤勞和巧藝來展現自己的風姿。
七夕,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發源于中國,是華人地區以及東亞各國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七月初七,女子會穿上新衣裳,打扮漂亮,在長輩的帶領下“乞巧”。乞巧就是向織女星進行祭祀,望織女星賜給人間巧手和巧藝,希望婦女都賢惠,勤勞。乞巧之后就會進行斗巧,大家聚在一起比賽手巧和手藝嫻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