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漢語里有個詞語,叫領袖。小子不敏,敢為諸位同袍對這些問題表述一些自己的認識,希望能對大家解決對領子相關概念的混淆有所幫助。
漢語里有個詞語,叫領袖。所謂領袖,便說明在服飾里,最顯眼的,最能體現裝飾水準的,莫過于領子和袖子了,而漢服的領子,有著一些我們這些漢服復興者為方便理解所起的名字,在長期流傳過程中,這些名字已經有了一些意義上的偏差和混淆,小子不敏,敢為諸位同袍對這些問題表述一些自己的認識,希望能對大家解決對領子相關概念的混淆有所幫助。
一、領緣
漢服領子的一切定義,其基礎便是縫合在領子上的領緣,古籍中稱為“純”,純者,緣邊也,所謂領緣,便是圖中箭頭所指的地方。
與領緣概念容易混淆的,是鑲邊概念。以下便說一說鑲邊的問題。
二、鑲邊
所謂鑲邊,是個很泛泛的詞,有些同袍把它和領緣混淆,而其具體所指為何,也是指向不明的。一般比較廣泛的一種說法,鑲邊是指在領緣和衣服本體直接所留的掐牙,如下圖所指處,便是掐牙。
與領緣相關的另一個概念,是護領。
三,護領
在之前我們理解的《禮記、 》中,有說過領緣的三種顏色所代表的意義,衣純以繢、衣純以青、衣純以素(關于這個衣純以X的純字,有同袍認為是衣服本體的顏色,在此不贅述)所以就有同袍認為領緣不能隨意用白色,于是就對領子上出現的任何白色表示敏感,而明代的一些漢服上普遍的白色護領,就被很多同袍誤認為是“白色領緣”
然而這個圖中的白色部分,僅僅是護領而已,所謂護領,便是在領緣之外所加的一層保護領子的布片(有同袍認為這根本不是布片,而是特殊的紙片),而且護領也不是必須白色的,可以用灰色和其他合適的顏色的布片來做護領。
說到護領,我要表達一下我的歉意,在之前我曾經因為學藝不精,做出了很多錯誤的結論,其中就包括護領相關的概念。那就是所謂的“異色領緣不能加護領說”,我曾經也很疑惑,護領是用來保護領子的,為什么異色的領子就不能加呢,但是我一直沒有看到實物和古畫上有異色領緣外再加護領的做法,于是在本貼吧及很多場合都作出了錯誤的結論,誤導了不少同袍。直到有同袍貼了一張就在貼吧相冊里的圖片,我才恍然大悟,就是下面的這張圖片,這張圖片可以很清楚地說明領緣,護領的相對關系。在此,我再次向被我的誤導傷害的同袍道歉。
而與護領,還有一個詞一直被一些新同袍混淆,那便是“假領”以及“義領”。
四、假領
漢服復興早期,因為夏天穿漢服的時候穿中衣會比較熱,所以大家都開始做一種假中衣領來襯在漢服外衣領子內,這便是假領。
其實假領這個東西,在本朝的某個時期非常流行,那時大家都穿綠軍裝或者藍色中山裝,里面襯襯衫以為正裝,那時候是制度問題民不聊生還是外國封鎖導致生產力底下我也不知道,只知道沒幾戶人家買得起真襯衫,就是買的起平時也不舍得穿,于是就出現了只有領子部分的假襯衫,人稱假領子。家里有老人的可以去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