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日,蘭州黃河岸畔龍源廣場內,身著漢服的司禮人員帶領數十名祭祀人員齊唱《黃帝頌》、齊誦公祭文拉開了由當地共青團委員會主辦的清明祭祀活動序幕。
“祖先之德深厚廣,萬古長青久傳揚;根脈相連永不忘,溯源知本運更強……”3日,蘭州黃河岸畔龍源廣場內,身著漢服的司禮人員帶領數十名祭祀人員齊唱《黃帝頌》、齊誦公祭文拉開了由當地共青團委員會主辦的清明祭祀活動序幕。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既是民眾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宗親節日,又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維護新生的春季儀式,是中華兒女共同認祖歸宗的重要節日,為廣大民眾所普遍重視。
圖為蘭州清明祭祀儀式上的漢服展示。
當天,舞蹈《十送紅軍》、傳統漢服展示、古琴表演、太極拳表演、旗袍走秀等系列活動依次上演,旨在影響更多民眾從當下開始,從身邊小事做起,繼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學習古圣先賢智慧,在慎終追遠、緬懷先輩的情懷中回歸自然、繼承傳統。
“清明節的習俗豐富有趣,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系列風俗體育活動,其文化內涵豐富,是維系海內外華人思想情感的文化紐帶。”共青團蘭州市委志愿者工作部工作人員吳永朝介紹,蘭州已經多年在“氣清景明”的節氣中,進行“祭之以禮”的追遠活動,形式各不相同,此番添加健步拾垃圾環保行動、聯合愛心組織開展義診等公益活動,也是想進一步弘揚“敬老愛幼、奉獻、互助、進步”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圖為蘭州清明祭祀儀式上的漢服展示。
吳永朝坦言,近年來,蘭州的公益活動形式豐富,越做越好,民眾做善事好事的欲望也越來越強烈,一些被丟棄的傳統正在重拾。
“華夏復興,衣冠先行。始于衣冠,達于博遠。”襜如衣冠漢風社負責人楊舒婷接受記者采訪表示,自黃帝垂衣裳而治天下,一直到明末清初 》中講述的孝道等精神理解更深刻了。通過這個活動,今后會為父母多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與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