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明節,常常讓人聯想到祭祀、掃墓等嚴肅沉重的情境。其實,傳統的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古人在祭祀之余,非常盛行踏青、打馬球、牽鉤、蹴鞠、射柳,過得有滋有味。
清明節,常常讓人聯想到祭祀、掃墓等嚴肅沉重的情境。其實,傳統的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古人在祭祀之余,非常盛行踏青、打馬球、牽鉤、蹴鞠、射柳,過得有滋有味。
今天是清明小長假的第一天,一群來自湖南長沙、株洲等地的家長帶孩子聚集在湖南省森林植物園,全家穿上漢服,學古人還原牽鉤、射柳、插柳等清明節古老習俗。
在我國,清明節始于周,距今已有2500余年歷史。據史料記載,古代清明節習俗中,放風箏始于春秋時期,牽鉤(拔河)、蹴鞠相傳起源于戰國時期,射柳、蕩秋千則是從古代少數民族地區傳入中原,歷史悠久。
如今,除了放風箏、拔河、蕩秋千、蹴鞠(今足球前身)、插柳等習俗經過長期演變留存下來,射柳、打馬球等已與普通人無緣,許多人從未聽說過“射柳”。
正逢小長假首日,植物園中櫻花盛開,杜鵑、桃花等正值盛花期,游客如潮。櫻花湖邊,這難得的場景引起現場眾多游客好奇,小游客們躍躍欲試。大家紛紛為現場穿上裋褐、襦裙“牽鉤”較量的孩子們吶喊助威,父親們指導孩子體驗拉弓射箭,母親們幫助孩子插柳編環,感受古代習俗,連大人都玩性大起。
此次“丁酉年清明·春日漢服游園會”活動由湖南省森林植物園、紅網主辦,瀟湘漢服社承辦,為2017中國湖南“春之歌”主題花展第九屆世界名花生態文化節系列活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