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日,在清明節到來之際,青島市市南區珠海路街道舉行“文明過清明 民俗也時尚”主題活動,再現著漢服、蹴鞠球、放紙鳶、畫彩蛋等清明節傳統民俗場景,讓居民體驗民俗,了解傳統文化,弘揚優秀家風家訓文化,過一個內涵更豐富的清明節。
4月1日,在清明節到來之際,青島市市南區珠海路街道舉行“文明過清明 民俗也時尚”主題活動,再現著漢服、蹴鞠球、放紙鳶、畫彩蛋等清明節傳統民俗場景,讓居民體驗民俗,了解傳統文化,弘揚優秀家風家訓文化,過一個內涵更豐富的清明節。
當天上午,“拆桐花爛熳,乍疏雨、洗清明。正艷杏燒林,緗桃繡野,芳景如屏。傾城,盡尋勝去,驟雕鞍紺幰出郊坰。風暖繁弦脆管,萬家競奏新聲。”在宋代詩人柳永的詞中,珠海路街道“文明過清明 民俗也時尚”活動在燕島山公園拉開帷幕。
伴著陣陣琴聲,青島大學漢服社的大學生們,身穿古色古香的漢服,為居民們帶來了一場清明傳統民俗展演,古時出行“折柳贈別”,三五好友踏青蹴鞠、女子兒童放紙鳶、清明畫蛋等傳統一一呈現。
原汁原味的民俗表演還意猶未盡,居民走上臺來,進行蹴鞠比試。安裝社區順序,6人分成2隊,分別站在龍門兩邊,儼然專業蹴鞠隊員場上對陣。
清明畫蛋,是孩子們對教書先生表達敬仰的方式,小朋友們用手中的畫筆,把心中對幼兒園老師的贊美之詞呈現在手中的雞蛋上,稚嫩的小手把心中的感激與祝福都畫在蛋上。
春日踏青,少不了放風箏,社區居民楊乃琛登臺,傳授制作傳統手工紙鳶的要領。之后,青島大學漢服社的大學生們放飛紙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