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盡管不是明星,但趙小喬跟閨蜜在臺東逛街的時候,總是回頭率最高的一個,經常有路人上前求合影,這并不是因為小喬姑娘的顏值有多逆天,主要是無論姑娘走到哪,總是一身精致的漢服,像是從仕女圖里走出來的穿越者,也有人直接叫她“漢服姐姐”。
你印象里的穿漢服的姑娘都是些什么人?是青澀的高中生,還是大學社團里的古風愛好者?小喬姑娘說出自己的年齡時,嚇了記者一跳,小喬姑娘今年33歲,娃都能打醬油了。
小喬姑娘說,駐顏有術,萬事不操心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要歸功于自己這幾年讀詩詞和這一身漢服行頭。在小喬姑娘看來,一件衣服對氣質的提升絕對是看得見的。說了這么多,你以為小喬姑娘是個沉溺于古風幻想的怪咖就錯了!現實中的小喬姑娘不僅經常把自己打扮得一身仙氣,賺錢更是一把好手,去年光靠賣自己設計的漢服,她就賺了將近20萬。
癡迷漢服 她辭職當起了裁縫
小喬姑娘對漢服的癡迷,一般人很難想象,隔三差五她就會約著閨蜜們穿著漢服逛街,臺東、萬達、各種商圈都去過,每到一處都能引起圍觀,這么多年過去了,小喬姑娘已經習慣了這種穿衣風格帶來的加持。
可好好的一個姑娘,怎么就迷上漢服了?小喬姑娘說,這跟她的性格有關系,她是個喜歡傳統文化的姑娘,大學里就是文學社的成員,屬于那種開口唐詩、閉口宋詞的文藝女青年,而迷上漢服的初衷其實很簡單,就是單純覺得漢族的傳統服飾好看,穿起來美美噠。
小喬姑娘的第一套漢服是2012年在淘寶上買的,穿上之后她興奮了好久,但有一點讓她很郁悶,就是這衣服雖然好看,但是質量和面料都不過關,穿出門的話,估計夠嗆。
“衣服不是戲服,我也不是玩cosplay的,美美的衣服,當然要能穿出去。”小喬姑娘覺得,衣服就是用來穿得,既然買不到鐘意的漢服,那就自己做。說到做到,小喬姑娘買了縫紉機、還拿起了剪刀,為了找到滿意款式,她逛博物館、看學術資料,為了做出自己滿意的唐朝服裝,她還特意去參考了敦煌壁畫。
第一次穿漢服出門是種什么感覺?小喬姑娘說,朋友覺得她是穿越了,在自己看來的話,就像是一下子成為了全世界的焦點,一顆少女心徹底滿足了。小喬姑娘把自己的衣服分享到她的漢服圈子里,得到了很多漢服愛好者的點贊,每天找她求衣服的人越來越多,2013年,她索性辭掉了白領的工作,專心當起了裁縫。
“漢服圈太亂”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更何況是古風愛好者扎堆的漢服圈,小喬姑娘說,現在漢服圈大概有三個派系,一種是完全的復古派,講究百分百復原古代的服飾;還有一種是改良派,在傳統服飾的基礎上進行修改,讓漢服可以讓喜歡它的人正常穿出門;還有一種就是蒙事的,衣服全都有致命的錯誤。
“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就是衣襟左右衽的問題,漢族傳統服飾一般都是右衽,左衽基本上是少數民族和死者的穿法,但是很多跟風的國學機構就這么直接給孩子穿。”小喬過娘說,她算是改良派,她的理念是什么時候漢服作為一種穿衣風格出現在大家的衣櫥里,那就算真的漢服復興了。
小喬姑娘設計款式大多以古代日常服裝為主,像電視劇里寬袍大袖的衣服很多都是禮服,也是要在特定的場合才穿的,像她設計的圓領袍,這種唐宋風格的衣服,遠遠看上去就像是一件牛仔裙,但如果仔細觀察的話,就能發現衣服的特別之處,就像是袖子,雖然經過了精簡,但還是能遮住手,小喬姑娘說,這就是古人的觀念,衣服一定要把身體全部遮住,只有這種設計才合“禮”,而在小喬設計的其他衣服中,這種合“禮”的小細節全部被她保留下來了。
讓美美的漢服回歸日常
喜歡漢服古裝,有迷戀唐詩宋詞,究竟是什么樣的男人,能把這樣的文藝女神娶回家?小喬姑娘說,他老公其實是個挺西式的人,酷愛健身,但是對自己的這個漢服小愛好非常包容,甚至還陪著小喬一起辦了一場古風婚禮。
小喬說她的婚禮糅合了周禮和唐禮,因為場地的限制省略了像納采、問名、納吉這些前期流程,保留了親迎,并且加入了卻扇禮。回憶起自己的婚禮,小喬至今還是一臉甜蜜,小喬說根據古禮安排的流程,到婚禮現場之后,司儀先介紹完新郎之后,再請新娘亮相,當第一遍邀請的時候,新娘是不能露面的,等到第二次有請的時候,新娘才能亮相,但這時候新娘的臉全程是有扇子遮住的,這就是卻扇禮,只有新郎對上小喬的詩,才能見到新娘的面。
轉眼間,小喬已經從當初愛好漢服的小姑娘,變成了兩歲孩子的媽媽,但是小喬對漢服的熱情,并沒有轉變,有時候還讓孩子當自己的模特兒。小喬說,她不是一個文化的衛道士,只是一個愛美的漢族姑娘,而她想做的就是把漢族傳統服飾的美,重新帶入到人們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