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19日,來自白水和蒲城的百余名小學生在家長和老師的陪同下走進渭南市白水縣倉頡廟,體驗了穿漢服、學禮儀、誦詩詞等環節,真正實現了一次研學旅行。
3月19日,來自白水和蒲城的百余名小學生在家長和老師的陪同下走進渭南市白水縣倉頡廟,體驗了穿漢服、學禮儀、誦詩詞等環節,真正實現了一次研學旅行。
上午10時,在一名身著漢服的解說員的帶領下,小孩子們參觀了倉頡廟。“我也要摸一摸”當走到倉頡手植柏樹下面,聽講解員說這顆樹是倉頡親手所植,小孩子們各個好奇的要和這顆五千余年的高約17米的大樹“握手”。
隨后,當老師拿來漢服時,小孩子們早已安奈不住喜悅的心情,急切地穿上了漢服,并跟隨講解員認真的學起了禮儀。“請小朋友用剛才學的禮儀,感謝我們的老師和父母,并說句您辛苦了。”講解員話音剛落,只見小朋友們齊刷刷的向老師和父母行了跪拜禮,可以看到父母臉上各個流露出心滿意足的笑容。
“我從蒲城趕過來,特意帶孩子參加這次活動,希望可以通過這種游玩、旅行的辦法讓孩子從小就可以感受到咱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寓教于樂嘛。”王先生說。“我穿上漢服,感覺自己像個小書童,特別好玩。”6歲的劉鈞澤高興地說。
據介紹,倉頡廟借助自身的資源優勢,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倉頡造字文化、文物、古籍記載都活起來,打造出集傳統文化研學教育、華夏文明體驗為一體的研學教育旅游基地。同時,希望中小學生可以在游玩中了解漢字文化,習得中華禮儀,體驗文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