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穿漢服、加冠(笄)禮、行酒醴、賜字、拜父母……這是我國古代的“成人禮”。19日下午,衡水學院30余名學生身著漢服,重現了這一傳統的儀式。
據介紹,男子加冠分為三步:始加冠,意為冠者具備衣食之能;二加冠,意為冠者具備基本武技;三加冠,意為冠者具備知書達禮之能。男子加冠完成后,賓者為加冠者賜酒祝賀,并賜予表字,加冠者見其尊長。女子的笄禮則顯得略加簡單,未成年的女子只能梳簡單的發髻,用絲布捆束,一旦成年另束發型,用笄簪發,以此發式來判斷女子是否成年。笄禮的象征意義和冠禮一樣重大,同樣是對人生責任、社會角色的提醒。
衡水漢服社社長田寧為在場的學生講解了漢服中的細節問題及與漢服相關的歷史。她說:“我們今天舉行這個儀式,并不是為了復古,而是為了傳承古圣賢之德,以‘禮儀’這種不言之教化,讓我們懂得成人之后,身上應該承擔的責任,指導我們今后的行為。做一個合格的,不辱父母、不辱師長、不辱祖先的中國人。”最后,她表示,27日將舉行漢服出行,慶祝漢服運動成立13周年,全國漢服社互幫互助,中國人把漢服穿到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