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千年積淀,千百年朝代更迭,唯一不變的是漢文化的傳唱。在西塘,一場朝代嘉年華正在上演,將散落在浩繁古卷中的漢文化遺珠,一一穿起,款款呈現。
五千年積淀,千百年朝代更迭,唯一不變的是漢文化的傳唱。在西塘,一場朝代嘉年華正在上演,將散落在浩繁古卷中的漢文化遺珠,一一穿起,款款呈現。
獻王、張騫、玄奘、四大美人、花木蘭、李時珍……在一個小時的展演當中,歷史名人輪番變幻,各朝各代特點不一,周之隆重,漢之華美,唐之迤邐,明之端莊,霹靂布袋戲之滑稽,鎧甲之肅然在觀眾眼前一晃而過,讓人仿佛經歷了一場千年歷史的穿越。這就是四屆“西塘漢服文化周”的開幕現場,16個方陣上千人組成了開幕朝代嘉年華的最強陣容。
與往年不同,今年的漢服文化周朝代嘉年華被注入了國際元素。印度、印尼、馬來西亞等15個國家的國際漢服愛好者,穿著特色民族服飾組成國際方陣,以文化會友,與漢服結緣。“第一次見到這么完整的漢服文化展示,太美了。”印度留學生白光佳用一口流利的用普通話表達對漢服漢文化的熱愛。她代表國際方陣帶來世界民族文化,也把漢服文化傳揚壯大。
“漢服很漂亮,穿著感覺就像回到了古代,很神奇。”6歲的劉鴻瑞來自河南信陽,雖然年幼,可漢文化的種子早已在她心中生根發芽。她在媽媽崔新婷的陪同下,參加了眷屬親子方陣的表演。為了這次表演,她們坐了19個小時的火車,于開幕式前一天趕到西塘,只為一圓漢服夢。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漢服夢。在西塘這春秋的水,唐宋的鎮,明清的建筑中著一襲漢服走過,心中便會生出無限柔情來。對襟襦裙、羅襪繡鞋、 垂珠,精心打扮下,杭州的資深漢服愛好者王女士已是第三次參加漢服文化周活動了。她說:“對漢服,沒來由的喜歡,這是一種情結,穿戴漢服時就感覺一種莊重的儀式感油然而生。”
漢服,承載著華夏文化。身著漢服,行必正,禮必全,舉手投足皆是美。當天下午兩點整,一場以明制婚禮為藍本的漢服集體婚禮,莊重開場。搖櫓聲中,三艘木船駛來,美嬌娘船頭坐,新妝明艷,笑容和暖。經歷了沃盥、拜堂、對席、同牢、合巹、結發、執手禮等環節,終于禮成。“感觸最深的是‘牽巾’,握著彩綢那一刻,就牽起了彼此的人生。”新郎董常賢說,他和新娘宋琛從舟山趕來,在親朋好友的注視下,參加這場今生難忘的古代婚禮。
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漢服之美,亦為華夏之美。將這種美傳承下去,要依靠新生力量,世界的力量。就如同活動發起人、著名詞作家方文山先生在采訪中說到的:“讓年輕人接觸、了解、參與到漢服文化活動中,將漢文化傳播出去,讓全世界都知道漢文化,這才是最好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