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系列活動——瓜州第二屆張芝書法藝術節在甘肅省酒泉瓜州縣草圣故里文化產業園盛大開幕。
近期,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系列活動——瓜州第二屆張芝書法藝術節在甘肅省酒泉瓜州縣草圣故里文化產業園盛大開幕。張芝是草書的始祖,張芝文化是中國書法文化的瑰寶,甘肅瓜州作為草圣的故鄉和草書的發祥地,千年的歷史文化已經成為瓜州寶貴的精神財富。為傳承草圣遺風,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甘肅瓜州以文博會為契機,開展書法盛會,旨在將瓜州打造成集書法研究、創作、展覽、鑒賞為一體的書法藝術圣地。
瓜州這個時候早期就是一帶一路絲綢之路上面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驛站,瓜州當時是文化很興盛的地方。這個活動作為絲綢之路首屆文化博覽會(文博會)的一個組成部分,我覺得它的價值意義是很特殊的,或者說是其它活動不可替代的。
活動期間,有來自中國書法家協會、甘肅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以及參展作品名家代表等兩百多位嘉賓出席,各個書法大家現場著漢服揮筆潑墨大秀“功力”,引參觀民眾贊嘆不已。開幕式中也傳承草圣遺風表演了非常具有草圣故里瓜州的特色舞蹈,舞蹈主要分為雅樂、翰墨、丹青、張芝賦,也是通過舞蹈將國學文化展示了出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安文麗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活動的意義非常大,同時也非常有意思,不管是有特殊意義的舞蹈,還是論壇都能讓世界讓全國了解書法、了解草圣以及了解甘肅。
通過這項活動就是讓世界讓全國了解我們甘肅,我們甘肅的書法現在在全國來說也處于文化大省。
從事書法創作近四十年的黃君,曾獲得過首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他同時也是中華詩詞學會理事以及中書協學術委員。他表示中國的經濟在世界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軟實力也需要進一步提升,舉辦這個系列活動也是給全世界展示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讓國際了解中國數千年厚重絢麗的中國國學文化,向世界展示漢風古韻。
書法是中國一個特殊的藝術門類,在西方國家很多外國的朋友看來這是一門很神秘的藝術,因為只有我們中國人才具有。這個源遠流長,發展到后來形成了篆、隸、楷、行、草,這樣很多種的書體。這樣的敦煌文博會上來舉辦這樣的活動,他就從另外一個角度展示了我們中國,展示了我們中國人在書法的關注點上和世界文化的一種交流和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