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兩千多年來,每逢端午節,炎黃兒女們都要以各種方式來悼念、祭祀愛國詩人屈原。 日前,鄭州市青少年宮攜手鄭州四中洹木漢服社舉辦了“粽情端午,傳承文明”的活動,希望喚醒民眾們共同的文化記憶。本次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參與,體驗傳統,傳承不朽的...
兩千多年來,每逢端午節,炎黃兒女們都要以各種方式來悼念、祭祀愛國詩人屈原。 日前,鄭州市青少年宮攜手鄭州四中洹木漢服社舉辦了“粽情端午,傳承文明”的活動,希望喚醒民眾們共同的文化記憶。本次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參與,體驗傳統,傳承不朽的愛國情懷和端午文化。
為了將這次有意義的活動辦好,鄭州四中洹木漢服社成員懷著對屈子的緬懷,對文化的敬仰,認真籌備節目,多次排練,最終不負眾望,為市民朋友帶來了不一樣的端午體驗。
活動伊始, 伴隨著飽含悼念之情的《招魂曲》的回響,在場所有民眾的莊嚴肅立,祭拜儀式正式開始。洹木漢服社的同學們和大祭司一起帶領民眾,誦讀屈原的《橘頌》,《橘頌》禮贊嘉樹,寄寓志趣。今天我們深情朗讀,是為詩祭。洹木漢服社的同學們站成兩排,對著屈子肅穆地三拜,向詩人屈原焚香致祭。
本社同學們精心準備的古詩文吟誦,掀起了活動的第一個高潮,《飲酒》的吟唱,配上現場古箏演奏,更顯出古樸深遠的韻味。«楚國八百年»哀凄厚重的音樂伴隨著一段獨舞的過渡,又為大家誦讀了蘇軾的«六幺令•天中節»,將端午風俗與屈原事跡揉和在了一體,帶著民眾們跟隨蘇軾一起憑吊屈原。
最后的壓軸節目,是漢服社同學們帶來的話劇《屈原投江》。該劇展示了“楚宮屈原受辱”和“江邊悲憤投江”兩幕。漢服社的同學們繪聲繪色地將楚王的昏庸,南后的咄咄逼人,上官大夫的奸詐,張儀的詭計,漁父的曠達恣意以及主角屈原的屈心抑志和高昂蛾眉的品性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出來,舞臺劇圓滿落幕,贏得陣陣掌聲。似乎把所有人的思緒帶到了千百年前的汨羅江畔,又飄過了世世代代的端午之日。
祭祀、表演結束后,“民俗DIY”環節,有包粽子,糖畫,制五彩繩,泥塑,草編、立彩蛋、制香囊等富有節日特色的傳統民俗體驗活動,漢服社同學們積極參加,熱情高漲,收獲滿滿。
粽子飄香,香包傳情,文化的傳承拉近了同學們與屈子的心靈距離。漢服社的同學們誦經典、師圣賢、品文化,體驗了千百年以來人們于端午祭屈原這一隆重而莊嚴的過程,在吟誦中得到了情感的升華,在表演中加深了對歷史的理解,在實踐中學習傳統民俗,將文明的傳承內化于心,充分展示了鄭州四中學子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