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6月8日,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河南西峽縣的數十名青年學子身著漢服齊誦《離騷》選段緬懷愛國詩人屈原。此外,當地還舉辦了祭拜屈原儀式,向屈原畫像敬獻祭品、上香以及誦讀祭文。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6月8日,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河南西峽縣的數十名青年學子身著漢服齊誦《離騷》選段緬懷愛國詩人屈原。此外,當地還舉辦了祭拜屈原儀式,向屈原畫像敬獻祭品、上香以及誦讀祭文。
屈原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的作品《離騷》、《天問》等不朽詩篇對后世詩歌創作產生積極影響。而南陽西峽縣是中國屈原文化重要遺存地和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當地的青年學子們也深受屈原文化熏陶,每至端午節都用各種形式緬懷這位偉人。
朗誦者)在這樣一個特殊的節日,來朗誦屈原的詩詞,我們想表達一種這樣的感情,表達一種屈原在西峽這樣一個他曾經生活工作過的地方,我們希望在2300年之后,再來祭奠他具有一些現實的意義。
朗誦者)今天通過朗誦屈原的詩詞,讓我更加了解屈原的偉大精神,在今后的道路學習中,我希望讓這種精神傳承下去,它會成為我人生的座右銘。
參與此次活動的中國屈原學會會長方銘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屈原與南陽地區以及西峽縣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而此次參與紀念屈原的除了當地政府還有不少當地的企業家以及文化學者,這說明屈原文化已經深入千家百戶。
中國屈原學會會長 方銘)屈原在這一帶活動過也應該沒問題,因為屈原在漢水的北面有活動,而且有詩篇來記錄下來,包括我們現在的南陽,包括湖北的十堰那個地方有一個鄖陽,這個地方都有屈原的遺跡或傳說,所以在這個西峽地區發揚來紀念屈原,或者是傳承屈原文化,它是有歷史的延續性,今天我們只是接續了歷史的一個傳承過程。
當日,漢代舞蹈《驚鴻舞》和古箏伴奏、茶藝表演等一系列主題展演,讓現場的圍觀者感受到了濃濃的屈原文化和端午民俗。一些前來參會的各地書畫家也以屈原文化和端午節民俗文化為主題,進行了現場書畫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