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六一兒童節歷來是爸媽給孩子過節,可否改一改慣例?日前,在文廟的大堂里,幾十位寶寶穿上漢服,聆聽孔子高徒顏子第七十八代后人的教誨,向爸媽作揖、奉茶,并在文廟里感受傳統文化
六一兒童節歷來是爸媽給孩子過節,可否改一改慣例?日前,在文廟的大堂里,幾十位寶寶穿上漢服,聆聽孔子高徒顏子第七十八代后人的教誨,向爸媽作揖、奉茶,并在文廟里感受傳統文化。原來,這是由上海社團管理局發起,由市婦聯、黃浦婦聯、半淞園婦聯支持的城市年輪上海文廟站活動,希望親子家庭通過參觀上海文廟、學習禮儀、參與互動,為傳統文化的傳承播下希望的種子。據悉,此次的城市年輪活動將延續至6月9日。
日前,親子家庭陸續來到上海文廟。每位小朋友都穿上了漢服。第一次穿漢服,很多孩子既興奮又好奇,嘰嘰喳喳地問了許多問題:古代的人都是這樣穿嗎?那他們會不會很熱?在跑步時會不會被絆倒?志愿者微笑著耐心講解,傳統文化就這樣拉近了與孩子的距離。
為了激發每組家庭的求知欲望,頌鼎社創“公益啟晨”的志愿者們將親子家庭分為5個小組進行知識競賽。而來自同濟大學“城市年輪”的志愿者們則向孩子們講述了關于上海文廟的淵源。聽說文廟是古代上海的最高學府后,孩子們不禁肅然起敬。在參觀了上海文廟的歷史建筑后,8歲的女孩寧寧發出了感慨。
在了解了上海文廟的歷史背景后,復圣顏子第七十八代后人顏波老師為親子家庭上了一堂傳統文化課。顏老師親身示范,進行古代學生們是如何拜見老師,以及孔子對尊師重教的論述。孩子們靜靜地聽著,也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古代的拜師禮儀,并現場演示,感受古人學習時虔誠的態度。然后,顏老師還重點介紹了古代的茶文化,并現場演示茶禮,讓孩子們大開眼界。
當孩子們轉頭向爸媽們行禮的時候,現場一陣爆笑。幾位媽媽一邊狂笑,一邊抓拍寶寶作揖行禮時萌萌的模樣。寧寧的媽媽夏女士喝到了女兒奉的茶時,有點恍然隔世,“這貌似是古裝片里才有的場景啊。”
聽完課,當然少不了互動游戲。頌鼎社創的工作人員特別設計了“古跡尋蹤”的定向游戲,每個小組都分發一份卡片,然后孩子們在父母的幫助下找到卡片上的物品在什么地方,找得最多的小組獲得紀念禮物。通過課堂內外的講解和互動游戲,將整個上海文廟串聯成一個立體的的課堂,孩子們不僅在游戲中穿越年代與文化,感受歷史留下的縮影,也對傳統文化多了一份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