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每周四下午,湖州師范學院教室內就可以看到一位“老先生”帶著一群穿漢服的學生一起誦讀詩書、講習漢學經(jīng)典的場景。類似古代私塾的授課模式,成了學校課堂上的一道風景。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每周四下午,湖州師范學院教室內就可以看到一位“老先生”帶著一群穿漢服的學生一起誦讀詩書、講習漢學經(jīng)典的場景。類似古代私塾的授課模式,成了學校課堂上的一道風景。
據(jù)悉,該校對全校師生提出“君子之風”的修身理念后,試點開設了《君子文化與人文素養(yǎng)》課程,由該校古代文學教研專家潘明福、鮑遠航、周期政、夏德靠和周淑舫共同編制,課程一推出就被列為學校首批通識核心課程。
湖州師院的“君子課堂”不只是簡單的傳統(tǒng)經(jīng)典學習,更是與時俱進,和時代步伐緊密結合。課程圍繞”君子之風”建設展開,以忠、孝、誠、信、禮、義、廉、恥作為君子品格的精髓設計為八大單元。每一單元涵蓋單元解題、名人名言、名篇賞析、故事選讀、思考討論、拓展聯(lián)結等板塊,既有經(jīng)典論著中的哲理闡釋,又有當今現(xiàn)實的深刻剖析,博古通今、有理有據(jù)。
學生可從蘇武牧羊、岳飛報國、王旦薦賢的故事中學習古人對忠的踐行,從“感動中國”人物“信義兄弟”的事跡中體會信的品質。“之前從來沒有一門課這么系統(tǒng)地為我們講解君子文化,一個學期下來,讓我們接受了一場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洗禮。中國有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蘊,非常了不起。 ”來自政治學院的江雨芬同學說。
因為課程的內容沒有限定的范圍,只要求老師在課堂上教授自己最熟悉的領域,傳講自己最擅長的內容,所以每次課程的內容都很有趣好玩,吸引了來自各系的學生聽講。穿著漢服誦讀經(jīng)典,剛開始學生都覺得很新鮮好玩。隨著拜師之禮等一系列課程的開展,上課的儀式感也越來越強烈,一穿上這套服裝,很多學生就自然的昂首挺胸、恭恭敬敬起來。“這對學生是一種很好的引導,通過傳統(tǒng)經(jīng)典的通俗解讀,讓學生了解古人如何生活、學習、社交,這些不僅是有趣好玩的內容,古人的言行舉止和為人之道中傳達了很多正能量,這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是一種最好的教育,更是一次很好的文化洗禮。“文學院副教授潘明福很樂意上《君子文化與人文素養(yǎng)》這堂課,他感覺就是在講故事。
另悉,在這一屆新生開學典禮上,學校為全體新生準備了包括《論語》、《孟子》《蘇軾文集》等在內的12部國學經(jīng)典,這份見面“厚禮”是由校內資深文學專家推薦的。今后,這也將成為學校的“常規(guī)“,把”國學經(jīng)典“作為新生的精神食糧,希望學生能在國學的熏陶下習君子之學、長君子之識、揚君子之德、從君子之行,提升自身文化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