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冠者(笄者)就位,一拜、興,再拜、興,三拜……”昨日下午,在閩南科技學院康美校區,30名學生身穿漢服,模仿古代習俗,舉辦了一場特殊的成人禮——冠笄之禮,用最“原汁原味”的華夏漢民族傳統方式宣告自己長大成人。市委常委、總工會主席吳忠溪到場...
“冠者(笄者)就位,一拜、興,再拜、興,三拜……”昨日下午,在閩南科技學院康美校區,30名學生身穿漢服,模仿古代習俗,舉辦了一場特殊的 ,22名笄者退位,站位于8名冠者后,成列,退位。
“有請正賓上臺,全體冠者就位,請正賓為冠者加冠。”古禮執事語音剛落,閩南科技學院院長邱永渠身著漢服帶冠上場,為冠者加冠、束帶、頌祝詞。笄者上臺,揖身,正賓為笄者插上簪子、頌祝詞,完成加笄禮。
30名學生的冠禮、笄禮完成,正式宣告自己成年。
“通過這種禮儀的演繹,我對古代文化有了更直接的體會。”2014級應用化學系學生魏偉說,報名參加冠笄之禮,是想鞭策自己努力追尋夢想,更加成熟地面對社會的挑戰。
“‘冠笄之禮’是中國傳統禮儀,是漢民族重要的人文遺產,歷史上,它對于個體成員成長的激勵和鼓舞作用非常之大。”負責此次成人禮的閩南科技學院學生會副主席付慶賀說,舉辦漢服成人禮,是希望同學們提高對民族文化的認識,讓中國傳統文化得到傳承。
當天下午,笄禮儀式中,還穿插著“篤青春對話夢想”、《重返20歲》、《春天的芭蕾》等節目。
據了解,中國古代十分注重成人禮,因為它承認了年輕人具有進入社會的能力和資格。漢族歷史上,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女子十五歲行笄禮。《儀禮·士冠禮》中稱:士階層的冠禮是由主持儀式者給冠者戴三次帽子,分別叫作“緇布冠”、“皮弁”和“爵弁”,象征冠者從此有了治人的權利、服兵役的義務和參加祭祀活動的資格。女子的笄禮則由女性家長為其改變發式,將頭發綰成一個髻,再插上簪子(即笄),表示從此結束少女時代,可以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