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將茶汁倒入聞香杯,后將茶杯倒扣在聞香杯上,用食指中指夾緊聞香杯、拇指緊壓杯底翻轉過來,這叫‘倒轉乾坤’,然后徐徐提取聞香杯,雙手輕搓送至鼻門吸聞茶香。”穿精美漢服的女子用纖纖玉手取茶、擺茶具、泡茶、倒茶,一氣呵成,如行云流水,把古典...
據悉,今年29歲的馮康玲是象州縣寺村鎮東直街人,之前在柳州做室內設計。在柳州創業時她開始做公益老師,2014年回到家鄉象州成立了“天桂裝飾”公司,仍堅持做公益,創建了象州傳統文化交流群。工作之余,她學習并弘揚茶藝、香道、漢服、吟誦等傳統文化,2015年被評為象州縣象州鎮新鄉賢。
去年,象州縣婦聯和象州鎮團委共同打造象州鎮城南社區青少年綜合服務平臺傳統文化學習班后,馮康玲成了大忙人,每周日上午都利用網絡平臺教孩子們吟誦經典。平時,還帶孩子們到白石村鄭小谷故居、縣文化廣場開展親子集體吟誦《弟子規》活動,晚上又在QQ群和微信群里指導孩子學習經典,并在傳統文化群里同步分享吟誦。除教孩子們吟誦經典外,馮康玲還教孩子們茶藝之道。“教孩子們吟誦經典,為的是讓他們認識圣賢教育,感受華夏禮儀,傳承華夏文明精髓。”馮康玲介紹說。
“我兒子參加康康老師吟誦活動后,非常懂禮貌。以前他不愿讀書,現在自覺吟誦《弟子規》,還主動給大人端茶倒水。”采訪中,家長蘇華杰高興地說起孩子的點滴變化。
追尋漢服:弘揚傳統文化
“右手壓左手,手藏袖子里,舉手加額,揖禮鞠躬九十度……”4月8日,身穿一襲華美漢服的馮康玲邊解說邊向大家展示了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漢服文化。“羅袖動香香不已,紅蕖裊裊秋煙里。”這兩句詩正是馮康玲穿漢服、行古禮的寫照。
說到結緣漢服,馮康玲告訴筆者,有一次在柳州,她偶然看到有人穿著美麗的漢服走街,內心頓生艷羨之情。可是有人說是韓國服飾,簡直是不可理喻。憑著自己對漢服和傳統文化的熱愛,她決定復興漢服,穿自己漢民族的傳統服裝。
“去年回鄉創業,我第一次穿漢服在象州大街上行走時,行人向我投來奇怪目光,讓我更加堅定宣傳漢服的決心。”采訪中,馮康玲說,“迄今,我已做有10多套不同風格的漢服。”
如今,穿漢服已成為馮康玲的愛好,每天馮康玲都會穿著古色古香的漢服上街;逢年過節,她也穿著漢服回家,向親戚朋友介紹漢服文化;每到端午節、母親節等節日時,她都組織傳統文化群成員開展穿漢服活動,宣傳弘揚漢服文化。
“漢服是漢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華夏衣冠、漢裝、華服,漢服不只是一件衣裳,而是一種文化。希望今后象州有更多人與我結伴同行,一起穿漢服,學茶道、香道,吟誦經典,弘揚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馮康玲微笑地談起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