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8日,在盛景尚峰、利和廣場突然出現了一群身穿漢服,手持古代信函的“古代信使”。現場圍觀群眾紛紛表示疑惑,在互聯網移動端已經普及的現在,竟然還有人在用信件交流。據了解這次“送信”活動由中山老大大創意營銷策劃,在賺取眼球的同時,也希望透過...
3月28日,在盛景尚峰、利和廣場突然出現了一群身穿漢服,手持古代信函的“古代信使”。現場圍觀群眾紛紛表示疑惑,在互聯網移動端已經普及的現在,竟然還有人在用信件交流。據了解這次“送信”活動由中山老大大創意營銷策劃,在賺取眼球的同時,也希望透過傳統的“送信”形式讓市民放下冰冷的手機,喚起面對面真誠交流的感覺。
古代信使穿越引發市民圍觀
28日上午,在盛景尚峰辦公樓突然聚集了大量的圍觀群眾,一群身穿漢服的年輕人,手里拿著古代樣式的信函,逐一拜訪各單位企業。不少圍觀市民表示,看到“古代信使”出現在廣場上,感覺就像穿越了。也有市民認為,現在微信、電話等通訊工具這么發達,“送信”變得很有新鮮感。有路人不斷上前找“信使”合照。
創意信件:“非企業老大請勿翻閱”
據了解,“信使”手上的信函都是要送給各企業負責人的。記者就拿到其中一個信封,標題赫然寫著“商業密函”,旁邊更標準為“非企業老大請勿翻閱”。對此,收到信的企業家就表示覺得很新鮮,畢竟很久沒有收到過實體書信了。也有收到信件的企業家認為,這種送信方式神秘感與儀式感十足,搶足眼球。
信函里面有兩張信紙,內容是訴說某企業經營的苦惱。透過信里提到的聯系方式,記者與該公司負責人取得聯系。對方表示,此次送信原來是一次營銷活動,該公司希望透過有創意的信函,與更多企業取得聯系交流。
“你多久沒有收過一封真實的信件?”
事實上,隨著互聯網移動端的發展,各種全新的社交工具迅速成為人民的首選交流方式。以社交APP巨頭微信為例,它用不到5年的時間已經發展出了6億“低頭黨”成員。人們花費在網絡上的時間越來越多,當一眾親朋好友聚餐,各自各低頭玩手機,用虛擬鍵盤代替嘴和筆已經成為當下的社交“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