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還記得正在熱播的《羋月傳》里,小羋月和公主們比賽投壺的情景嗎?在南京市學生聯合會社團展覽上,身穿漢服的姑娘靈活地將手中的竹篾一一投入兩個青銅制的高壺內。來自南京金陵科技學院漢韻傳習社一位社員告訴記者,投壺其實從先秦一直延續至清末都有,...
南京白局傳承人親授課
一年教16個班
“進了中華門,只說南京話。秦淮河畔,夫子廟旁,亭臺樓閣,一景一畫。”昨天,來自金陵中等專科學校的社團群英白局社的四位姑娘穿著大紅的云錦婉婉彈唱。社員劉元佳告訴記者,作為土生土長的南京孩子,被白局吸引、去學習,是很自然的事情,學校專門設置了白局課,由白局傳承人黃玲玲老師專門授藝,也為學習這種南京獨有的傳統曲藝提供了機會。“說的是最正宗的城南老南京話,唱的是明清俗曲和江南民調,用南京俚語說盡金陵故事和歷史,一拍一唱都是硬錚的南京味兒。”
昨天,南京白局傳承人黃玲玲告訴晨報記者,她將白局發展的心愿寄托在被白局吸引的孩子們的身上,從2013年開始,她在金陵中專每年授課達到16個班,每個班50多名學生都在接觸、學習白局,3年下來近3000名學生和白局“親密接觸”。“孩子們今后走出校園,走上旅游崗位,他們能把白局介紹給世界各地喜歡南京白局的人,我希望他們都能成為傳承人。”
中國風插花用松枝
創意底蘊很精妙
插花社的負責人張婷告訴記者,插花的流派有古典中式、西式、現代自由式,初學者面對一個簡單的造型需要構思,畫出草圖,這可能要花幾天的時間,每一次修剪和擺放都要小心翼翼,以免損毀和浪費花材。
張婷介紹,花藝比賽的命題分為兩種,一種是給出一個命題,大家以不同的花材來應對,另一種是所有人拿到同一種花材,引發各種靈感的碰撞。張婷回憶參加國家級比賽并拿到銀牌的那次“較量”,“我們拿到的題目是中國風,想來想去還是放棄了傳統的鮮花和民族色,選用了能體現古風意境的松枝。”張婷表示,五針松的松枝來取代花朵,以創意、底蘊、扎實的審美功底來贏得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