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9日,漯河市在許慎文化園首次舉辦傳統形式的“開筆禮”。開筆禮是中國傳統中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的一種啟蒙教育形式。儀式有正衣冠、明事理、朱砂啟智、啟蒙描紅、知感恩等環節。
10月19日,漯河市在許慎文化園首次舉辦傳統形式的“ ”。開筆禮是中國傳統中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的一種啟蒙教育形式。儀式有正衣冠、明事理、朱砂啟智、啟蒙描紅、知感恩等環節。
圖一為參加“開筆禮”的小學生在啟蒙描紅前學習拿毛筆。“人生聰明識字始”,寫字識字是學習文化的第一步,描紅筆畫簡單而意義深遠的大楷“人”字,寓意著在人生的啟蒙階段,學會做人是最為重要的。
圖二為參加“開筆禮”的小學生在正衣冠。古人云:“大抵為人,先要身體端正。自冠巾,衣服,鞋襪,皆須收拾愛護,常令潔凈整齊。”“衣冠”不僅僅意味著遮羞,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人的精神面貌。
圖三為參加“開筆禮”的小學生在祭拜許慎。許慎(東漢)是我國著名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傾盡畢生精力,從事于弘揚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說文解字》是許慎一生最經心之作。
圖四為老師為參加“開筆禮”的小學生朱砂啟智。老師用紅色的朱砂在學子們的額頭正中點上紅痣,又稱“開天眼”。“痣”通“智”,意為開啟智慧,以此寄托美好的愿望,從此眼明心亮,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
圖五為參加“開筆禮”的小學生擊鼓鳴志。“鳴”通“明”,“鳴志”即“明志”,就是表明自己的志向,意為擊鼓的聲音越響,聲音傳得越遠,說明志向就越遠大。
圖六為參加“開筆禮”的小學生啟蒙描紅。“人生聰明識字始”,寫字識字是學習文化的第一步,描紅筆畫簡單而意義深遠的大楷“人”字,寓意著在人生的啟蒙階段,學會做人是最為重要的。
圖七為參加“開筆禮”的小學生集體展示用毛筆書寫的“人”字。“人生聰明識字始”,寫字識字是學習文化的第一步,描紅筆畫簡單而意義深遠的大楷“人”字,寓意著在人生的啟蒙階段,學會做人是最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