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義烏六中漢服社的成員們向全校師生展示了一場主題為“追尋遠去的傳統”的漢服秀。
近日,義烏六中漢服社的成員們向全校師生展示了一場主題為“追尋遠去的傳統”的漢服秀。
在優美音樂的襯托下,學生們身著各朝代盛行的服飾,有直裾、齊胸襦裙、圓領衫、朱子 等,輕移蓮步,插簪入鬢,聽誦行揖,演繹出漢服飄逸灑脫的獨特風韻。
漢服,又稱為華服,是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其由來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傳承四千余年,其主要特點是“交領右衽、系帶結纓”,即衣領相交,呈英文字母y形,全身不用一粒紐扣,以繩帶相結,給人以飄逸灑脫的印象。
漢服社的指導老師鄭捷介紹,漢服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標志性的文化符號之一,至今已經失落了360多年,中國傳統的一些禮儀已漸漸離我們遠去。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喚起更多的人來關注和重視中國傳統文化,投身到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行列中去。
學校舉辦這樣的活動不僅帶給學生一場視覺享受,更是向師生展示中華民族傳統禮儀的大氣、高雅、凝重,為廣大師生進行了一場生動的家國情懷教育,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傳承禮儀之邦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