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左鄰右舍圍坐在一起,搓餡料、包制、烘焙,感受了一番打月餅的樂趣……今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10米剪紙長卷《清明上河圖》在社區展出,讓街巷充滿了濃濃的傳統文化味。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秋暮夕月”(即拜月)的習俗。自2015中國(長沙)雕塑文化藝術節啟動以后,17名來自世界各地的雕塑藝術大師迎來了他們此次中國之行的唯一一個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為了讓雕塑大師們度過一個難忘的“中國節”,昨晚,洋湖濕地景區在園區白鷺塔前坪舉辦了湖湘首屆“中秋古裝拜月祈福會”,17名雕塑大師與來自湖湘本土的書畫藝術家們同賞圓月,共慶中秋,體驗中國傳統民俗,感受中西方文化藝術的水乳交融。
這些雕塑家們身著傳統漢服,親自體驗傳統拜月祈福儀式。凈手、上香、祭酒、讀祝、焚祝、拜月,每個步驟都原汁原味還原了中國的古代風俗。藝術家們既欣賞到中國傳統服飾之美,更親身體驗“禮儀之邦”的儀式之魅,體會東方古典文明的獨特感染力。古樂奏起,琴簫和鳴。雕塑家們身著漢服一一登臺,與中國的小朋友們一起表演了一場精彩的古典服飾秀,湖南本土著名書畫家也在現場揮毫助興。匈牙利雕塑家貝婭塔·羅斯塔告訴記者,這是她第一次穿漢服,她覺得漢服很美,穿上漢服感覺就像穿越到了古代的中國,讓她更好地感受到了中國文化。
據悉,近期洋湖景區將迎來一系列活動,中國(長沙)第三屆國際帳篷節將于國慶期間在洋湖景區舉行,10月18日的長沙國際馬拉松賽終點站也選在洋湖。
關鍵詞:學剪紙
10個月剪出10米《清明上河圖》
長沙晚報訊(記者 李卓)昨日,長沙市“非遺文化進社區”中秋剪紙活動在雨花區井灣子街道舉行。長沙剪紙協會會長李民族等8位民間剪紙藝術大師進社區,手把手教街坊鄰居學傳統剪紙。令人大開眼界的是,李民族展出了他歷時10個月,在10米長卷上創作的湖南最大一張《清明上河圖》剪紙。
昨日的活動由市文明辦和雨花區文明委主辦。8位剪紙藝術大師現場還贈送了10幅作品給井灣子街道綜合文化站收藏,中秋佳節將至,讓街巷充滿濃濃傳統文化味。眾多作品中,最吸引人的則是李民族的剪紙《清明上河圖》。“這幅作品我整整創作了10個月,每天10個小時。”李民族說。昨日展出的這幅10米長卷,面積是原畫的3倍。僅憑一片小鋼鋸,李民族在10米的長卷上刻下這幅《清明上河圖》。盡管由12張紙拼接而成,但卻看不出絲毫斷痕,成為了湖南最大的一幅《清明上河圖》剪紙作品。他先花了近3年時間構思,綜合五種版本的《清明上河圖》,然后將其白描在紙上,用打磨的小鋼鋸,一點一點精雕細琢。
關鍵詞:迎高峰
汽車西站增開180個班次
長沙晚報訊 (記者 吳鑫礬)今日是中秋節,昨日上午開始,長沙各大汽車站迎來出行高峰,長沙汽車西站發送旅客超過6萬人次,達日常客流三倍,主要前往常德、益陽方向。為緩解客流壓力,車站緊急增開180個班次,在昨日中午前將所有滯留旅客送出。
汽車西站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中秋小長假恰逢周末,選擇小長假首日出行的旅客較多。去年中秋假期首日發送旅客4.5萬人次,而昨日發送旅客明顯上升,預計超過6萬人次,主要集中在省內中短途客流。值得注意的是,今日上午預計還有一波長沙周邊地區的短途客流,前往汽車西站乘車的旅客請提前做好出行準備。
昨日,記者從長沙火車南站了解到,9月30日至10月2日,長沙前往省內及省外各地車票均已售罄,3日至4日還有少量余票出售。為了便于市民出行,長沙火車站及高鐵南站增開了28臺自動售取票機。其中,火車站進站口南北兩頭增加12臺,長沙高鐵南站出站層增加16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