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開學初,浙江省東陽市吳寧一校操場上的一幕,讓人仿佛穿越到了古代,一群小學生們也身穿漢服,向老師們行拜師禮。”拜師禮在古代是一個及其隆重的典禮,對于每個讀書人來說都有著重要意義。
伸出雙臂、拱手、彎腰、作揖……舊時入讀私塾,都要先舉行一個簡樸隆重的拜師儀式。開學初,浙江省東陽市吳寧一校操場上的一幕,讓人仿佛穿越到了古代,一群小學生們也身穿漢服,向老師們行拜師禮。
“泱泱華夏五千年,尊師重道自古就是我們中華民族千古傳承的美德。今天,我們將學習古人,在孔子像前完成這場莊嚴的拜師儀式。”隨著主持人的開場解說,該校近2000名學生正襟危坐,拜師儀式正式開始。
身穿白色漢服的學子分成兩列入席,正衣冠以示尊重;再請身穿深色漢服的老師入席,學子為師者獻上束脩之禮,分別是肉干、芹菜、龍眼干、蓮子、紅棗和紅豆。接著學子們畢恭畢敬地向儒門先圣孔子像行3次大禮。最后,全校學生恭立,一起向老師們行禮。
“弟子向師者行大禮。一拜曰:師道尊崇,立人立德;二拜曰:傳學授業(yè),教化解惑;三拜曰:感念師恩,天地為鑒。”隨后師者回禮,并為學子點砂啟智。
在臺上納禮并為學生點砂的是吳寧一校老教師吳滿花,她說:“我希望為每一個孩子點朱砂,開天眼,為他們開啟智慧,從此眼明心明。”
該校五(4)班學生胡易佳是臺上弟子扮演者之一,“通過這次活動,我對古代的文化禮儀產(chǎn)生了強烈興趣。我們不是在臺上表演,而是發(fā)自內(nèi)心地尊重老師。”
拜師禮在古代是一個及其隆重的典禮,對于每個讀書人來說都有著重要意義。“舉行這項儀式,我們的初衷并非簡單的恢復傳統(tǒng)、回望傳統(tǒng)。這是一個雙向的儀式,無論是對老師還是學生及家長,都有一定的教化作用。”吳寧一校校長陳紅亮表示,這也是儀式行使教育功能的深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