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郎新娘行我漢室婚儀,著我漢家衣裳……8月20日是七夕,來自陜西各地的20對戀人在寶雞炎帝園廣場穿漢服、行漢禮、奏漢樂,舉辦集體婚禮。
“新郎新娘行我漢室婚儀,著我漢家衣裳……”8月20日是“七夕”,來自陜西各地的20對戀人在寶雞炎帝園廣場穿漢服、行漢禮、奏漢樂,舉辦集體婚禮。他們之中,年紀最大的一對夫妻已經92歲。
漢制婚禮起源于周代 重夫婦之義與結發之恩
8月20日一早,20對戀人身著統一的漢服,在樂鼓聲中款款走來。行拜堂禮、沃盥洗、同牢禮、飲酒禮、合巹禮、結發禮……每一個步驟都按照 設計進行。雖然天氣炎熱,但參加婚禮的新人們始終認真凝肅。最后,在贊者的主持下,新人面對面行執手禮,主持人宣布“大禮天成”。
據了解,這是寶雞首屆周禮漢服集體婚禮,“西式婚禮熱烈、詼諧,而漢代婚禮莊重、嚴肅。”司儀鄭超介紹說。漢制婚禮也叫周制婚禮,起源于周代,是華夏婚禮的原型,以后的漢族婚禮在周制婚禮的基礎上逐漸演變。周制婚禮由贊者、司儀、執事等數人主持整個婚禮儀式。不舉樂,不慶賀,重的是夫婦之義與結發之恩。
九旬老人慶“鉆石婚” 有人專程從西安渭南趕來
“我一直比較關注漢制婚禮,不在乎有多熱鬧,而是通過這樣一種莊重的禮儀詮釋我們的傳統文化。”參加此次婚禮的新人劉雯說。“現在國家都提倡節儉,年輕人既然想辦傳統婚禮,我們也很支持,這樣既簡單也很省事。”劉雯的母親說。
此次集體婚禮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對耄耋老人——92歲的孫鎮基和他87歲的老伴管巧玲。從1949年結婚到現在,已經有66年婚齡了,他們說這次是為了紀念“鉆石婚”而來的。80歲的王志賢和75歲的李淑香是1960年結的婚,他們專程從西安趕來,參加這次的儀式。“我們結婚那陣,什么都沒有,今天也算是紀念我們結婚55年啦。”李淑香開心地說。
主辦方介紹說,參加這次集體婚禮的不僅有寶雞當地的,還有專程從西安、渭南等地趕來的;20對戀人中,除了14對是年輕夫妻外,還有6對是為了結婚紀念日而報名的。儀式完畢后,20對戀人還種下了象征美滿愛情的樹苗。